近来汽车原料价格大幅上扬,许多汽车零件制造大厂只好被迫寻找其他零件来源,转而向巴西、印度与中国大陆等地方采购较便宜的汽车零件原料与配件来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亚洲地区特别受到汽车零件产业所重视。在一份产业报告里指出,亚洲汽车制造数量在2006年时将达到一千一百万辆,跃居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地区。这份由全球车辆产业报导所公布的报告中显示,印度挟其丰富人力资源与物价低廉的特性,将在这场采购竞赛中超越中国大陆,成为未来产业采购的主要地区。
此外,根据汽车零件制造协会(acma)的调查,目前印度拥有将近400间汽车产业获得iso9000认证,200间获得qs9000认证,隐约显示印度汽车产业在品质要求与控管提升有显著的进步,已为这场采购竞赛备齐竞争优势。acma并指出,在美国,每笔销售金额中,人力成本就占了百分之四十,而在印度则是低于百分之九,相较之优劣显而易见;在薪资结构方面,印度的平均薪资约为每日六元美金,与欧美已开发国家的每小时二十元美金形成相当悬殊的比例。由这些数据来看,似乎不难找出诸如gm、volvo、delphi、toyota等知名大厂将印度视为投资重地的主要原因。同时,知名的麦肯锡顾问在最近一份研究也提到,如果能克服诸如经济规模不足、中国大陆与泰国等亚洲国家的威胁、因自由贸易协定而导致本国产业萎缩等问题,印度的汽车零件产业有机会利用其低成本的优势,将目前约67亿美金的产量在2015年之前提高到400亿美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