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群狼”效应令浙江常山轴承实力大增
2024-05-12 23:53    124 

轴承是浙江常山县的传统产业,该县对轴承产业抓大放小,全力扶持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孵化”协作企业。目前,常山县有轴承企业40多家,它们构成的是一种“狼群”结构:常山精密轴承有限公司、常山四通轴承有限公司和常山环宇轴承有限公司为“头狼”,主攻工艺要求高的磨加工和热处理等技术开发以及市场销售;30多家轴承配套企业是“群狠”,承接轴承生产的锻加工、车加工等前道工序,以订单和来料加工的形式向“头狼”提供配套产品,逐渐成为“头狼”建在厂外的众多生产车间。

由于前道工序分离,轴承企业分工协作,常山轴承的“头狼”企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刀具,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近几年来,“四通”轴承产量每年增速都在20%左右,去年达到了2225万套,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而“精密”则集中精力提高产品质量,去年轴承产量807万套,产值8000多万元,85%以上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地,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

规模扩张带来了规模效应。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空间增大,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常山轴承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去年,以“四通”为核心。9家轴承企业共同组建了常山县第一家省级集团公司--浙江四通集团公司,由10家企业共同组建的浙江精密集团公司则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企业经营开始迈向多元化,成功涉足房地产、旅游行业。

在“头狼”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与之配套的轴承协作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常山昌盛轴承有限公司属“精密”的来料加工型配套企业,现已能生产10多种型号的轴承套圈。初期只有几百元一台的仪表20台。20来个工人,跟家庭作坊没什么两样,现在有40多台车床,年加工收入10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又在常山县新都工业园区买了16亩地,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在确保提供“精密”配套产品的前提下,提高对外接单生产能力。

据统计,在与“精密”和“四通”配套的30多家协作企业中,去年已经有10家跻身规模企业行列,常山县轴承产业规模企业也由此增加到13家,销售收入达3.29亿元,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近4000人。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