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缝制设备另部件企业同舟共济,追寻“强国”梦
2024-05-12 23:45    1869 

作为质量促进年的一场大戏,零部件企业明确提出自己的响亮口号──以精品零件推进精品战略实施。这给正处在洋品牌咄咄逼人之势下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提供了一个共同振兴的新思路。

要让“强国”不是梦

中国已经是缝制设备的生产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还不是这个行业中的强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作为行业基础的零部件的品种和质量制约了整机行业的整体发展,致使企业在新品开发和质量提高上举步维艰,缺乏国际竞争力,显而易见这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强国征程的步伐。

为什么中国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还比不上那些先进的国家?专家一语道破天机“我们的热处理不过关!”

(以下是记者与上工股份有限公司缝纫机零件总厂热处理分厂厂长朱鑫的对话)

“是我们的工艺不过关吗?”

“不是,我们的工艺与国外相比几乎同步。

“那是什么原因?”

“理论和生产结合不足,另外我们的设备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和管理上与国外相比要差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那距离有多大?”

“ 五到十年。

为了让记者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朱鑫打了一个比方:一个最简单的缝纫机上的螺丝,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而大多要由国外进口,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热处理不过关。小小螺丝在整机中处处可见,在关键部位又起到重要的作用,倘若遇到质量差的螺丝,则关键部位将失去它重要的功能而影响整机的质量。螺丝精密度低、耐磨性差,容易断裂、松动,使用时间短,这是目前我们螺丝的通病而国外的同类产品耐磨性高,微变型,使用寿命长,价格是国内的5-10倍,为保证质量迫使我们还要进口。由于生产成本和工艺设备,一些企业在低价竞争的市场上处于不得已而为之。

谈到此处,朱鑫深有感触地说,再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最终还是要由人来控制管理的,尽管我国的热处理工艺理论上与国外相差无几,但我们的许多零部件生产厂家对质量的要求还不象国外的一些著名厂家那样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往往是“差不多”就可以了。同类产品在质量上相差很远,归根结底是意识问题和管理问题。

这里需要热心肠

可喜的是,目前我国有一些缝制设备生产厂家已经意识到零件和热处理对整个行业的重要性――没有精品的零件,就不可能有精品的整机,没有精品的整机,又何以谈论与国际品牌的竞争,因此对零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低成本、低质量的零件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他们整机上。这就让一些零件生厂家明白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有价格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精品的零件才能将来的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怎样制造“精品零件”?

正在筹备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科技委员会热处理学会的朱鑫坦言:材料必须过关;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和设备 ;完善的管理和检测系统。

当务之急是解决好热处理的问题。而这所有的关键又是人的思想意识,特别是领导的意识。

据资料介绍,国外的一个零部件企业的投资应该是整机企业的1.2-1.5倍,但是我国零部件工艺技术、装备水平都落后于整机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而这恰恰是制造环节中相对利润较大的部分,要想生产出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的精品零件,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加大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投入,而一套先进的热处理设备最少也要60多万美元,对原有设备、技术的改进也需要很多资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没有足够的意识和长远的目光是很难做到的。另外不只是意识观念上要上去,更重要的是落实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这是整个行业必须达成的共识,否则“从大国到强国”只能是一个梦想。

目前已有江浙沪等地一些厂家正在积极地进行热处理方面的研究和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相对于整个行业来言,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不是几个厂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是中国整个缝制设备行业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由“大国到强国”的必由之路。

如何更好地进行热处理技术的沟通交流、推广应用,让业内各界最大程度上共享先进的信息和工艺,提升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整体实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热切盼望全行业共同来解答这个问题。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