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蔚山(ulsan)的一个小山头上,可以俯视全世界最大的船厂。在那里,全球航运市场面临的问题就可一目了然。占地1000英亩的现代集团建造场地上面占满了尚未完工的的船只。
新船供不应求
“我们的订单上有180艘船。”现代集团的一位官员lee kwang-ho说:“那足够让船厂忙活3年了。所以,我们在接受哪些订单时,也更有选择。”因新船供不应求,这种情形在亚洲东北部的船厂随处可见,那里是全球造船业的中心。去年,韩国造船商接到的订单翻了一倍都不止,从数量上看,达到197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在韩国蔚山,现代集团的工人们正努力赶上订单进度。该船厂平均每四天就造一艘新船。但对船运公司,或者最终对全世界的消费者而言,这个速度还是不够快。
引发航线运价上涨
船厂忙不过来,对造船商是大喜事,但对几乎所有其他人都是坏消息。船只短缺是造成海运成本上升的原因之一,这可能对一系列成品的消费价格带来压力。
据悉,有些航线的运价已在过去一年中涨了3倍,船东乐呵呵地享受着几十年来获利最丰的时光。但货船的短缺暴露出航运业对近几年全球贸易大幅增长的准备严重不足:中国作为经济强国的崛起带动了这一增长。今后几个月的货船舱位早被提前订光,而不像通常只提前几天或几星期。各港口力不从心地应付着更大的货量,使得港口的拥堵越发严重。
那些试图按照“准时制”物流模式来运营的供应商和客户在等待货物时越来越心急火燎。全球最大的散货货主、bhp billiton矿业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缺船会严重威胁该企业的运营。
“我认为,运价的上涨其实说明,在投资大量增多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却缺乏对传统经济的投资。”巴克莱资本公司(barclays capital)利率策略部的全球主管说,“没有人对航运感兴趣,因为觉得它既过时又脏,每个人都对花哨的东西更有兴趣,如技术和电子商务。”
目前,每年通过海上运输贸易的商品有60亿吨,占全球贸易量的90%多,自1990年以来,大约增加了50%。因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消费国,更加速了过去5年中的增长幅度。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