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集团曾是国内生产历史最久、产品质量最高、产量最大的线材和螺纹钢(素称钢材中的“大路货”)生产基地,如果搞此类产品的扩张最有实力,但在过去的2003年,首钢却没往这上面投一分钱,正努力摘掉“大路货老大”的“桂冠”。
近两年,国内钢铁业进入空前大发展时期,钢材价格一路攀升,供不应求,各路资金纷纷涌入,扩大生产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倾向,在普通线材、窄带钢等一般档次产品已占全国总产量70%的情况下,2003年上半年全国钢材增量中,仍有58%是“大路货”。这显然不符合国内钢铁业工艺、产品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对此,首钢集团认为,在我国钢铁业新一轮发展中必须抓住关键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个关键就是工艺升级、产品换代。
据了解,首钢2003年近80亿元的发展资金中,用于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就占了71.3%,包括建冷热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等生产线,以及向北京以外地区转移生产能力。全年“双高”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增长29.5%,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5%。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