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棉价疯涨苦不堪言 棉纺中小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2024-05-12 22:17    5066 

棉价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将导致一批棉纺织中小企业面临严峻考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淮滨日前在张家港市举行的中国首届氨纶纱行业高峰会上指出,棉纺织中小企业是生还是死,在于新年第一季度谁能扛住巨大压力。

棉价疯涨是最大的苦恼

2003年,国内市场棉花价格突然发生变化,从年初的每吨11100元开始不断上扬。9月份以来,新棉上市不但没有缓解市场供需压力,棉价反倒一路狂涨到每吨18000元以上,每吨比上年同期高了5000元左右。

张家港是国内重要的纺织基地,在这个市的金港镇,集中了国内30%以上的氨纶纱生产企业。李良,金港镇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和镇委副书记,在去年整个第四季度都在为金港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纺织企业的棉花问题奔波。他介绍说:“我们及时发现了棉价问题,并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动用开发区自有资金,后来又通过银行贷款,先后投入几个亿,赴新疆、山东等产棉区帮助区内纺织企业采购棉花,即便是这样,仍然有个别企业不堪棉价上涨的压力开工不足或停产。”

金港镇及时采取的“非常手段”,使开发区内纺织企业还能勉强“揭得开锅”,而在与之相邻的常州等纺织企业集中的地区,目前已经约有1/3的纺织厂停产,另有2/3开机率不足65%。有信息显示,自去年9月份棉价开始出现“井喷”以来,国内纺织行业,特别是棉纺织行业承受了空前的压力,纺织大省浙江有1/3以上的棉纺企业限产或停产;湖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已经停产,另外一家大型国企也关机50%,靠库存维持。

出口退税促使行业调整结构

另一个令纺织业感到忐忑的消息则是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其中占纺织行业出口80%的服装和棉织品的退税率从17%降到13%。

“这实际上意味着棉纺业出口成本上升了4个百分点,如果加上国内棉花价格的暴涨,我们的棉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将被大大削弱,今年想再现去年出口的辉煌几乎是不可能的,国际市场的订单将会大量转移到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一位企业负责人分析说。

孙淮滨指出,去年我国纺织业出口在10个月的时间内便超过2002年一年的总额,达到642.5亿美元,除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行业带来的机会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大家都知道今年出口退税将下降,因此都抢在下降前增加出口,今年纺织品出口减少几乎已成定局。

出口退税率下降,意味着传统的以量取胜的竞争模式将受到挑战,对纺织服装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作量的文章,而要开发新品,要抓质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指出,出口退税率下降,将带来纺织企业的又一次优胜劣汰,整个行业会面临一次新的调整,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