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开启 “抢单”模式
2024-05-12 21:41    4690 来源:中国有色网

随着2018年电池“白名单”解禁,日韩电池企业在重金重返中国动力电池竞赛场时,客户目标不再单单局限于中国本土车企。它们凭借自己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抢单”模式。中日韩这三大电池大国的“三国杀”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赛。

目前,在大众、通用、宝马、奥迪、戴姆勒的电池供应商体系中,都选取了至少一家韩系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来自韩国电池行业及证券行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韩国三大电池商——lg化学、三星sdi、ski的电池未交付订单(来自汽车、it产业等)超过17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仅2018年一年新接订单就有110万亿韩元,很多订单来自欧美汽车厂商。

面对来自日韩电池企业的竞争,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电池企业也在加紧加快步伐,希望赶在日韩电池入场前“占好座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德时代已与国内外近20家车企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并成为众多车企的第一供应商。而比亚迪在产能方面也在快速追赶,预计到2020年,其规划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60gwh,这一数字甚至超过宁德时代同期规划的54gwh。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中日韩三国5家动力电池企业占据着全球超过七成的市场。据媒体援引国际电池行业专业市场调查公司sneresearch的信息显示,2018年,世界电动汽车用电池出货量为109.8gwh(千瓦),较上年的60gwh同比增长83%。其中,宁德时代(catl)以23.0%的市占率居于首位,排在第二的松下与宁德时代的差距并不大,市占率达21.9%。随后依次是比亚迪占12.8%、lg化学占10.2%、三星sdi占5.5%,而前5家电池企业的供货量占全球总量的73%。

中日韩这三大电池大国的“三国杀”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赛。近一个月内,ski相继完成其美国第一家工厂和匈牙利第二工厂两座工厂的奠基。而不久前,据韩联社消息称,lg化学也正在考虑在欧洲建立第2座电池工厂。此外,在今年1月,作为此前特斯拉唯一电池供应商的松下与丰田汽车成立电池合资公司,据悉其在大连的工厂未来将有可能向除丰田之外的其他车企开放。

除了韩国ski在匈牙利建立电池工厂之外,韩国三星sdi公司也计划在布达佩斯附近开设一家电池工厂,该工厂每年可为5万辆电动车提供电池。日本企业方面,去年1月,日本电池制造商gsyuasa表示,将在匈牙利建立一家工厂,用于装配锂离子电池,并将考虑未来在此生产电池。

中国企业也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抢占市场,第一站选择了车企林立的欧洲。2018年,宁德时代在德国建立了中国电池企业第一家海外工厂。2018年底,比亚迪宣布正在规划其海外的电池工厂。除了这两家企业,2017年中国投资公司金沙江创投(gsrcapi——tal)与日产汽车旗下可充电电池子公司automotiveenergysupplycorp(aesc)接近达成收购协议,其中就包括位于日本、美国田纳西州和英格兰的电池工厂,其有可能在欧洲的其他地方增设电池工厂。此外,天津力神也计划在德国开设销售办事处,但没有工厂。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减少,日韩电池企业开始逐渐回归中国市场,并重新对市场发起进攻。2019年新年前夕,日本《日经新闻》报道称,松下计划花费数亿美元在其中国电池工厂部署两条新生产线,此举将使松下在中国的电池产能增加多达80%,该项目完成后,其总产能将达到9gwh。丰田汽车2020年在中国发售的电动汽车就将采用松下方形锂电池。

去年8月,ski宣布在中国江苏常州金坛开发区建立动力电池厂,预计年产能达7.5gwh。同时,ski还加大了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投资布局和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去年10月,ski在常州新建锂离子电池隔膜和陶瓷涂层隔膜生产工厂。仅一个月后,sk集团控股公司skholdings宣布收购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成为灵宝华鑫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版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对电池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以乘用车为例,对电池的技术指标要求进一步加严。能量密度方面,2018年的要求是120wh/kg成为电池包的入门标准,相比2017年的90wh/kg就能获得1倍的标准补贴提升了30wh/kg,提升幅度高达25%。2018年,补贴政策首次划出了160wh/kg的档次,为超高能量密度车型的出现预留空间(2017年推荐目录和2018年首批推荐目录中,能量密度最高分别达到152.9wh/kg、158.07wh/kg)。

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动力电池价格已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在补贴退坡的影响下,主机厂普遍认为动力电池价格应当再降10%——15%较为合理。而对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在原材料涨价和主机厂压价的双重压力下,其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即便是作为龙头企业的宁德时代也依然面临成本的压力。

根据国际投资分析机构瑞银2018年年底发布的电池生产企业成本报告显示,通过拆解对比4家电池厂商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发现,松下21700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成本为111美元/kwh,lg化学的成本为148美元/kwh,三星sdi与宁德时代的成本均超过了150美元/kwh,其中宁德时代的成本最高。

来源:中国有色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