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宇通客车重组“郑工机械” 进军工程机械行业
2024-05-12 21:33    9795 

昨日,宇通集团与郑工集团的重组成果“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正式亮相,标志着宇通开始涉足客车制造主业外的一个新领域:工程机械行业。

由于郑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行业内曾经拥有过的显赫地位以及它目前仍存的可观规模(仅在职职工就有2000多名),使得宇通此次的重组行为不仅在业内备受瞩目,而且引起郑州市的广泛关注。市经贸委的有关负责同志认为,这是近年来郑州市工业企业间完成的最大的一次重组行为,对今年郑州市全力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3年股份制改造至今,完成了十年蓄能的宇通企业集团在今年开始了接二连三的扩张———7月24日兼并河南水利机械厂;7月8日购并重庆客车厂;8月28日重组兰州驼铃客车厂;9月成功收购海南最大的客运企业海南耀兴集团51%股份。重组郑工,是宇通继客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客运、房地产等行业之外涉足的又一产业。宇通为何要进军工程机械行业?宇通、郑工是如何在4个月内完成重组的?“宇通重工”的市场前景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宇通:进军工程机械行业

是一大心愿

“宇通早就在关注工程机械和特种车领域。”同时担任宇通集团、宇通重工两家企业董事长的汤玉祥开门见山地说。汤玉祥列举了两个数字:去年,国内客车制造市场的总销售收入为160多亿元,而工程机械行业的总销售收入为900多亿元。去年,宇通的销售收入达到了33亿元,在这个领域即便是做到垄断,其发展潜力也是有限的。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宇通将目光瞄向了与客车制造相关的工程机械和特种车制造行业。

在做了缜密扎实的市场调研之后,宇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

郑工:欲通过资产重组摆脱困境

郑工集团与宇通的合作过程可以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郑工集团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处于领跑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位置,30多个“中国第一”诞生在郑工,被业内誉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摇篮。郑工还先后为工程兵研发并生产了4代军用推土机近3000台。但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郑工的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郑工想寻求一个“社会上有名气、经济上有实力”的重组伙伴,通过资产重组摆脱困境。

为了帮助郑工寻求发展,市委、市政府权衡再三,征询宇通意见。宇通没有想到,在家门口就找到了中意的合作伙伴。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宇通企业集团“零资产”重组郑工。

重组:低调平稳迅速

从6月19日宇通代管郑工到昨日挂牌,短短4个月时间,完成了资产评估、审计、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员工身份置换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并在销售、财务、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等方面完全引入宇通模式。重组后的新公司注册资本为6300万元,由7家公司共同发起,其中宇通集团占股权的72.98%,中原信托占20%,西安交大占3.1%,湖大资产占2.06%,国科新股占1.03%,青海高原科技占0.83%。宇通重工将完全按照宇通的理念和机制自主经营,成为宇通产业的一部分,并纳入到宇通企业管理体系中,实现资源共享,产品统一使用宇通商标。

6月17日,郑工职代会顺利通过《郑工与宇通资产重组议案》;6月19日,市政府下发《关于委托郑州宇通发展有限公司代管郑州郑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6月20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宪召到郑工宣布《代管通知》;紧接着,由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局等组成的“郑工改制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同时,宇通挑选精兵强将,先后向郑工派驻了销售总监、质量总监、财务总监、人力资源顾问等,引入宇通模式,在短期内迅速激活了郑工的生产经营。

宇通:充满信心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对于“宇通重工”的未来发展,汤玉祥充满了信心。他认为,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和道路建设的发展,工程机械和特种车行业在未来10年内将迎来快速发展。此外,合作伙伴郑工的“底子”比较厚实。郑工拥有6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产品,至今仍是国内惟一生产轮胎式推土机和自行式铲运机的企业,也是河南省惟一具有独立开发和生产大型轮式工程机械能力的企业。同时,郑工拥有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

汤玉祥认为,工程机械行业目前的竞争不充分且对手不强,如果二者联手发挥强项并整合好各种资源,在5年内跻身行业前三强应是意料之中的事。

汤玉祥表示,宇通有信心将工程机械行业培育成另一支柱产业。其发展目标以工程机械为主,适时增加特种车产品,通过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争取在3年至5年内,跻身行业前三强,产销量达到5000台至8000台,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利税达到1亿元,成为郑州市的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知名品牌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