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日本面板产业:从独占全球94%份额到仅剩jdi一颗“独苗”
2022-05-26 09:35    1493 来源:集微网

集微网报道,回顾全球面板产业的发展史,历经了美国起源——日本发展——韩国赶超——中国台湾崛起——中国大陆发力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在这一历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数笔,从占全球面板市场高达94%的份额到如今只剩下jdi一根“独苗”,日本面板产业“风雨飘摇”的现状也难免让人唏嘘。

面板产业最初的“王者”

日本面板产业的辉煌还要从液晶显示面板(lcd)的诞生说起。1960年,在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兼职的george heilmeier发现了液晶材料新的电光特性,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世界上第一片lcd问世。然而rca在展示液晶平板电视后便没了下文,摩托罗拉、at&t、惠普等美国公司在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漫长的研发周期面前也都败下阵来,相继退出面板领域。

在美国公司放弃lcd之际,日本公司却选择入局,须羽精工和夏普就是两个“头铁”的先驱,二者在1972年分别从rca和美国人弗格森手中买下了lcd技术,并从微型lcd入手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其中,须羽精工于1973推出了全球首款能够显示6位数字的lcd土豪金版手表,10年后,又研发出薄膜晶体管的液晶显示器(tft-lcd)电视,由此也吸引松下、东芝、日立等众多日本老牌电器公司投身tft-lcd研发。

夏普则于1973年将lcd用在计算器上,在精工tft-lcd电视的刺激下开始追赶。1987年,夏普设法使得3英寸液晶电视投入生产,然而产量却不尽人意。直到次年凭借世界第一台14英寸tft-lcd名声大震,而后开始尝试将大尺寸tft-lcd量产的可能性,在经历连续5年的砸钱与亏本后,终于将良率从8%提升到80%。

与此同时,日本更多企业尝试建立面板生产线。例如ibm日本与东芝于1989年8月成立dti制造联盟并共同投资1亿多美元建设tft-lcd量产线;次年8月,nec也宣布入局。有数据显示,1991年-1996年间,全球至少有25家大批量面板生产线建成,其中有21条建在日本。

随着更多企业的参与,日本建立了从原材料供应、设备组装、到生产制造、工艺规范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日本在全球面板产业的份额跃至94%,夏普更是风光无限,被誉为“液晶之父”,甚至长期掌握定价权。

惨遭美国和韩国“夹击”

在日本独占全球面板产业95%市场份额时,美国只占不到3%,这自然引起了美国的不满。于是在1990年代早期,美国对日本平板显示厂商实行了反倾销诉讼,并提高了tft-lcd的关税,想以此打压日本。另一方面,韩国也成为日本在面板产业强有力的挑战者,三星、lg等企业在1990年前后便开始了tft-lcd研发和试产,尽管连续多年亏损,也一直坚持投入研发和工艺改进,终于在1995年实现了液晶面板的大规模量产。

日韩两国为了抢占市场,由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997年前后,在亚洲金融危机、面板产业低谷以及美国“打压”等多重打击下,日本面板厂商大多面临亏损的窘境。反观三星、lg等韩企,则采取反周期的投资策略,不顾眼前的亏损,果断大幅投资扩建生产线。三星更是直接将工厂设在日本,雇佣失业的日本面板工程师。如此激进的策略让韩企在行业回暖时蚕食了日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掌握着尖端技术的日本也未就此放弃,其将目光瞄准了当时亚洲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中国台湾,与当地的合作伙伴签订tft-lcd技术转让合同,弥补了日本产能不足的同时获得了大量专利转让费。而这一举动也为日后中国台湾有能 力与其竞争全球面板份额埋下了祸患。

时间来到1999年,这一年对于日本面板产业来说是“至暗时刻”,三星以18.8%的份额位居全球平板显示器市场榜首,lg达到16.2%,名列第二,一举超过曾连续霸榜多年的夏普。与此同时,各大企业也开始转而与韩企合作。同年5月,飞利浦以16亿美元换取lg面板业务50%的股权;7月,苹果向三星面板业务投资1亿美元;10月三星接获戴尔价值85亿美元的tft-lcd大订单的合同。

如今,韩国三星、lg在全球面板产业也占据着高位,在技术、市场份额方面早已全面超过jdi等日本面板产业。

仅剩jdi一根“独苗”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人出局,也有人崛起,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对于技术研发周期长、资金密集的面板产业更是如此。须羽精工、nec等企业便是出局的代表,夏普被鸿海收购更是成为日本面板产业衰落的记号。

日本面板产业的先驱之一——须羽精工在投入大幅资金用于创办工厂、配置设备、确立生产工艺后,无力招架日本1989年的经济危机,前期的巨额资金投入使其不得不努力还贷款,最终退出面板市场。

夏普凭借液晶电视在2001-2007年间称霸全球后,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日元升值等外界原因以及自身经营原因开始走下坡路,业绩从2008年便开始了连年的亏损。采取裁员、关闭部分面板生产线等措施也未能扭转局面,自此开始走向寻求外部资金支援以摆脱经营困境的道路。2016年,鸿海以3888亿日元取得夏普66%的股权,而这也成为日本面板产业日益萧条的一个标志。

另外一家日企nec也在2009年关闭了其鹿儿岛液晶面板工厂;两年以后,nec将旗下生产中小液晶面板的公司股份70%出售给了中国大陆深圳天马集团,从此退出液晶面板制造。

不过,剩下的日本企业也并未从此放弃。2011年,由日本政府牵头,东芝、索尼、日立将旗下液晶面板业务整合,成立了日本显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即jdi,于是jdi成为了日本面板产业唯一一家有制造能力的企业。

事实上,jdi在成立的前期也曾辉煌过,在iphone 7、7plus时代供应苹果lcd屏幕,中国大陆华为、小米等厂商的旗舰手机也用上了jdi屏幕。然而好景不长,jdi并没有跟上面板重心从lcd转向oled的潮流,2019年开始陷入连年亏损、业绩造假、面板厂停工、扩大裁员、社长辞职的困境。 虽然现在jdi已步入oled领域,但起步就已经落后,被三星、lg等韩企以及京东方等中国大陆面板厂商远远甩在身后。

结语:日本面板产业成功的秘诀在于从微型lcd入手开拓应用市场以及不惧失败的韧性,然而在经历了不同时期的韩国赶超、中国台湾短期辉煌以及中国大陆的发力后日益萧条,如今仅剩下jdi, 这颗代表着日本面板产业的“独苗”还能撑多久仍是一个未知数。




中华厨具网 https://www.chuju555.com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