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5g时代 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05-12 18:38    561 来源:环球网

在农业领域,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驾驶拖拉机能避免漏耕、重耕现象;在医疗领域,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可以帮眼科医生进行初步筛查、辅助诊断;在特教领域,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将教师的语言转换为“手语+语音口型+口语字幕+文字讲义”多通道信息,残疾学生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5g时代即将到来,人工智能从科幻作品变为现实。” 5月27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人工智能高端对话”现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告诉记者,人工智能正在变得无处不在,社会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不断深化,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变得更加实用和符合商业价值需求,行业的应用也更加规范化和规模化。在国内,顶层设计、技术追逐、落地应用探索三个维度的推力,将人工智能这股浪潮推向高潮。

参加对话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认为,人工智能企业要具备融合与超越思维,不断拓宽行业边界,要从客户体验感中寻求融合,超前预判客户需求寻找商机。

对于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发展关系,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认为,过去,人工智能技术门槛高,让普通企业和消费者只可远观。未来,必须让人工智能走下“神坛”,服务于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协助”,而非“代替”人类。”

郑叶来提出了一个“普惠ai”的概念。他介绍,2018年以来,华为云打造了一款上手快、训练快、上线快的“普惠ai”平台,在各行各业的250多个项目中进行交互和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例,过去从华为东莞基地返回坂田需要20多分钟,而现在只需要14分钟,这背后真正实现了整个数据的联动。他分析,人工智能目前存在技术瓶颈、人才稀缺、ai行业知识不足等困难。但他也乐观地认为,这恰恰是人工智能进入产业规模化落地的前奏,是技术落地成产业的必然现象。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郑叶来的设想是,从各种语音助手到智能音箱,从机器翻译到刷脸支付,从医疗问诊到家居智能中控,老百姓衣、食、住、行、游、购、娱这些日常生活中,全部充满人工智能。但是,郑叶来坦言,实现“普惠ai”,仍面临技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数据量越来越大、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过程越来越耗时、计算资源昂贵难获取等方面。郑叶来将其总结为“开发难,算力贵”。

“作为颠覆性科技的人工智能,其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工智能可能替代了某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岗位,但随着产业升级,又刺激了新的岗位出现。”国际计算机学会知识发现专委会主席裴健认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创造新市场、新机会、新岗位,全面重塑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和格局。

来源:环球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