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413 >
浙江在线杭州6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卢一)一只只3d打印出来的“章鱼”,在“泳池”中摆动触手,随着光影不断舞动……这是由金华市环城小学创客社团的同学们在一堂stem公开课上带来的即时创作。从结构的搭建到程序的分装,同学们在授课教师曹剑的带领下,完成了人工智能教学的生动一课。
6月25日,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活动在金华市环城小学展开,这一堂趣味生动的创客公开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活动由浙江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智慧教育分会主办,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金华市环城小学承办,来自金华及省内其他地市的150余名教师参与活动。
活动期间,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浙江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测试指导中心联合为金华市婺城区授牌,将该区授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培养教育实验区”。
550 367 >
婺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钱胜军在接受授牌后表示,婺城区将以“授牌”为契机,在后续的工作中高度重视研究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婺城区教育变革创新,提高婺城教育教学质量。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赵杭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教育现代化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设立“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是浙江省在教育现代化、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方面的新探索,婺城区是第一个,接下来还会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拓展。
赵杭生说,我们期望以机器人教育教学为突破口,来进行人工智能教学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变原有的“负担性”学习为“动力性”学习。最终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变更,来引领教育现代化。
550 413 >
来源:浙江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