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这家公司值得所有中小仪器企业学习——实地走访nic之工厂印象
2024-05-12 12:45    3287 来源:仪器信息网

仪器信息网讯有这么一家公司,公司成立40余年,却只坚持做一件事。在细分领域不断精耕,低调而专注,把品质做到了极致,把市场做到了第一。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公司——nippon instruments corporation(nic)。近日,仪器信息网来到了美丽的高槻市(位于日本京都与大阪之间),实地走访了著名汞分析仪制造商nic,近距离观察nic的公司理念与成功之道。

此行得到了nic海外销售高岛大辅先生(左)和nic销售经理安田隆志先生(右)的热情接待。

nic总部印象

全球汞分析仪市场规模在2~3亿元人民币之间。诚然,与其他领域相比,这个市场规模不算大,但这一细分领域仍出现像nic、milestone、leeman、lumex、tekran等诸多优质玩家,市场竞争激烈。其中,nic以约25%的市场份额,稳坐汞分析仪市场头把交椅。

追溯公司的发展历史,nic脱胎于世界著名x射线科学分析仪器制造商——株式会社理学(rigaku)的测汞仪业务。1978年,rigaku测汞业务及人员正式从rigaku独立出来,成为nic。

rigaku总部大楼,nic位于该楼4层

在前厅看到了中国国旗

成立40余年,年销售额8000万元(人民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单拎出其中任何一条,我们都会理所当然的觉得,这家公司规模一定不小,办公楼一定很气派。但当我们真正走访时,才发现并非如我们所想那样。

nic 总部办公室一隅(一)

nic不但总部占地面积不大,而且还是租赁来的,位于rigaku公司4层的一块独立区域,目测面积在300-400平米。就在这有限的区域里,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到客服,所有员工均是开放式办公,就连社长也不例外。

nic公司社长 吉岡芳明先生

乍一看,给人的感觉是拥挤。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nic所有员工穿着统一的天蓝色工装,安静而专注的从事手上的工作。桌面堆叠办公用品虽然繁多,但排列整齐有序。地上画了规整的黄线,用于划分不同工区,所有员工都自觉在规定区域内活动。

nic 总部办公室一隅(2)

据高岛大辅介绍,nic 2018年销售测汞仪400多台。这400多台测汞仪就是在这里由研发人员手工一台一台、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细心组装,并完成出厂检测。

技术人员在研发汞检测设备

汞检测设备研发和组装区在工区一角。桌面放置了大大小小各类零部件和机盒,虽纷繁,但干净、规整且错落有致。走访人员不得不感慨,nic将空间资源利用到了极致,并且保持了高标准的洁净度。

汞检测设备组装桌面

在参观nic公司工作环境时,发现一张有趣的“熊本熊”提示语宣传单,俏皮的卡通警示标语,让我看到了nic员工可爱、幽默的一面。大家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大规模爆发了水体汞污染导致的水俣病,至今仍有不少患者饱受水俣病后遗症摧残。这是给日本乃至全世界的一记警钟,而日本民众感受尤为深刻。

靠近汞分析仪的墙壁上贴了“熊本熊”警示标语

nic汞分析仪

作为特殊的金属,汞在自然界存在形式多样,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古代,汞被女人用作“铅黛”,亦或是被炼丹术士当做“长生不老药”。到现代,汞被用于温度计和荧光灯管中。可以说,汞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但它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对汞的滥用,人类一直受到它的威胁。所以,对汞的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

目前,对汞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做汞分析设备的公司很多,但40多年只专注做汞分析仪的仅此一家。nic自197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汞分析。nic汞分析仪可以针对土壤、空气、水、石油、食物等物质中所含有的微量汞进行检测,旗下有ma、pe、ra、wa、emp五大系列涵盖高、中、低端测汞仪,产品多达十几款。

nic汞检测设备

据安田隆志介绍,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与其他汞分析仪器研发公司相比, nic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其优势是善于把样品中各形态汞变成汞原子并提取出来,而这正是汞检测前处理的难点所在。

计划拓展中国市场

2017年8月,国际社会《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 公约涵盖了人为汞污染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禁止建立新汞矿、淘汰现有汞矿、规范手工业和小规模金矿开采,减少汞的排放和使用。“随着公约的生效,测汞仪市场规模无疑会持续扩大”,高岛对仪器信息网编辑介绍到,“汞分析市场将迎来大幅增长”

2018年,nic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两款汞分析仪——ma-3 solo 和emp-3。其中ma-3 solo采用热解汞方式进行样品前处理,emp-3是手持式汞分析仪。

在谈到中国市场时,高岛说:“中国汞分析市场潜力巨大,接下来会拟定方案进一步拓宽中国市场。”

仪器信息网编辑与安田隆志、高岛大辅合影

后记

走访这家“小而精美”的公司着实让我们感触很深。在我们问为什么nic不拓展其他业务或者开辟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发展时,对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选定一个细分,坚持做下去,不会因为市场“热闹”而盲目追随,也不会因为市场“受冷”而自暴自弃,在我看来,这恰是典型的日本工匠精神。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鲜见,有些行业还出现一个家庭十几代人只做一件事。这种特质已经深深烙入日本民族的身体,他们习惯着这种烙印带来的影响。相信这也是日本仪器乃至整个日本工业给人一贯高品质印象很重要的原因吧!

来源:仪器信息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