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球第一
2024-05-12 12:34    6565 来源:网络

科技日报讯(记者崔爽)10月11日,记者从“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4.8万台套,居全球第一。

据工信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傅建奇介绍,为推动工业机器人高质量发展,工信部推出几大措施:一是印发了《机器人产业规划(年)》,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发展的任务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二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2017年批复成立了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出台了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减速器、磁浮电机等核心部件发展,会同卫健委建设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大力发展手术机器人。三是规范了行业发展,出台了行业规范条件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公告了两批共计23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四是建立完善标准认证体系,会同原国标委、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关于推进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的意见》,建立了6家检测中心和服务平台,开展机器人cr认证。五是加强人才培养,联合人社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部门,举办了两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能大赛,主持重点企业与高校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培养行业亟需交叉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六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连续五年会同北京市、中国科协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推动机器人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发布会上介绍了即将于10月18日至20日在济南举办的“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决赛的有关情况。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是国内技能人才类赛事中惟一一个由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大赛,也是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一类大赛。240名选手将参加决赛,相比第二届大赛增加了32%,是历届大赛中参赛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比赛。

据介绍,在前两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次大赛继续在三个方面做了创新探索:

一是赛项内容有创新。为更加贴合企业生产实际,本次大赛新增agv自动导航机器人应用,提高了装配任务难度,新增了生产线设计、布局及仿真功能的考核等内容。

二是大赛组织有创新。本次大赛新设了教师组,旨在拓宽企业职工参赛通道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荣誉称号、奖项名额有增加。与上届相比,一、二、三等奖名额总数增加50%。“全国技术能手”荣誉名额,由5名增加到10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推荐名额,增加1名。此外,大赛还设置“优秀组织奖”“团体总分奖”“央企优胜奖”“西部优胜奖”“突出贡献奖”等团体奖项,对积极组织选手参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特别是西部地区和相关央企,以及为大赛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来源:网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