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西菱股份把“台州造”卖到机床强国德国
2024-05-12 10:54    8251 来源:中国台州

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机器。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工业母机。

机床工具产业是温岭的传统优势产业,温岭也是国内重要的机床工具产业集聚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一。

温岭泽国镇,有这样一家专注于高效精密钻床系列机床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钻床系列产品产销量做到了国内行业第一,市场占有量超过50%。这家企业就是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菱股份)。

以创新为第一动力

11月6日,记者走进西菱股份的机械加工车间,和很多进行过“机器换人”车间升级的工厂车间一样,入目是满满当当的数控、智能机械设备,一个工人对应着四五台机器仍游刃有余。

不同于其他工厂的是,西菱股份绝大多数机械加工设备上面都打着“西菱股份”的商标,其中不少外壳已经锈迹斑斑,一看就是使用时间很长的“老古董”。

说起这个,西菱股份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学良有些自豪。他说,公司用的加工设备很多都是自己的产品,那些外壳生锈的机器已用了十多年,到今天依然不落伍。

这与西菱股份产品先进的性能脱不开关系。

西菱股份始创于1992年,是国内较早生产机床的民营企业之一。

“那个年代,做机床都是国营企业。”杨学良说。

西菱股份为何能后来者居上?

杨学良认为,这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开展研发创新的胆子大,引进人才的机制灵活分不开。

“我们研发新产品的节奏快,一年能出好几个新产品,品种齐全,这样就比别人在产品规格型号上多了很多优势。”

2007年以来,西菱股份被中国机床工业协会授予“企业钻床系列产品产销量和市场占有量国内同行业第一名”的荣誉。

依靠着研发创新引领,西菱股份“跑”在市场前面。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每年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超过了年销售收入的10%,公司拥有的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超过了210多项。”杨学良说。

2010年,西菱股份与华中数控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钻床数控系统,将数控钻床取代传统钻床变为现实。

随后,西菱股份又将研发目标聚焦在永磁电机技术,研发智能化机床加工设备。2016年,西菱股份全面启动永磁变频、智能控制技术,产品进入了高端技术领域,率先推出永磁电机无级调速的智能钻床设备,属于钻床领域革命性的创新。

“我们为台州本地不少制造业上市企业量身定制了一批数控高效复合的机床,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能数倍乃至十几倍。”杨学良说,如今,数控钻床及智能机床成为西菱股份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两类产品在公司总体产品结构占比达40%。”

精耕细作严把质量关

在西菱股份公司外墙上装饰着“精耕细作 西菱制造”八个金属字。

质量亦是西菱股份的生存之道。

“这些年,除了一些标准件产品,其他钻床设备的零部件,公司都坚持自己加工生产零部件,总体自制率将近80%,从加工到装配,都进行严格的控制。”杨学良说。

同时,西菱股份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国内同行中较早通过ccms中国机械安全认证的企业。

2016年7月,西菱股份获得工信部授予的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荣誉;其生产的数控精密深孔钻床被确定为2018年度“浙江制造精品”;机械行业标准《jb/t 4148-2017 十字工作台立式钻床 精度检验》也由其起草制定。

在西菱股份的组装车间,记者又看到一个新奇之处:几位工人正忙碌着将数台大型摇臂钻床用木箱打包,箱子外面是数行外文字符。据介绍,这些设备是准备出口到德国的。

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德国是世界上机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很多制造业企都以引进德国机床为荣。

“我们的产品以出口到欧洲的为多,包括德国、意大利、法国、波兰等。”杨学良介绍,西菱股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为国内外众多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精密的通用或专用型机床。

跨界泵业亦精彩

如今,西菱股份被消费者津津乐道的产品不仅是数控钻床及智能机床产品,还有各类智能永磁水泵。

近年来,永磁电机与泵一体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视为未来泵与电机产业发展趋势。

凭着突出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2015年,西菱股份在掌握永磁变频、智能控制技术之后,迅速将其应用于水泵产品上。同时,西菱股份正式成立水泵事业部,布局泵与电机产业,玩起了“跨界”,并在行业首创智能永磁变频自吸式恒压水泵,迅速推出变频循环泵、家用变频自动增压泵、智能温控循环泵、智能自吸自动循环泵、智能循环增压控制器、恒压变频多级离心泵、变频电机、永磁无刷电机等几十个系列100多种规格产品,抓住了泵业改革的先机。

“相比异步电机,永磁电机产品更加高效、节能、易操作,更加智能。”杨学良举了个例子:“异步电机水泵将每小时16立方米的水抽到50米高,需要7度电,而永磁电机不仅可将水抽到70米高,且耗电只需4度。”

来源:中国台州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