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广东稳居全国移动通信手持机产量第一,全国几乎过半数手机产量都在广东。广东拥有着全国甚至全球最庞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市场,相对应拥有着巨大的电子屏幕需求量。
惠州旭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旭鑫智能”)董事、副总经理杨铠康表示:“在整个屏幕生产环节中屏幕检测工序所需成本占最大比例。由于传统的屏幕行业检测完全依靠人眼手工,对人眼伤害大,通常检测人员在6个月内,视力就会下降0.3-0.5。”为了保护检测人员的健康以及确保产品精确度,检测人员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很长,因此生产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应的工资成本、人力培训支出也相应提高。人工检测的最大缺陷在于这一检测方法完全依靠检测人员的精神状态等主观因素,容易导致屏幕出品的品质稳定性不高、效率低下。
旭鑫智能观察到屏幕行业一方面要取代外国厂商的垄断,另一方面要实现无人化的需求。于是,2010年底,旭鑫智能就开始进行算法验证,经过了样机、全自动机器,到检测准线的测试。目前,杨铠康表示,旭鑫智能自发研制出的标准化机器可实现80%-90%的工厂直接投入生产。屏幕生产厂商在一条生产线上使用2-3台检测机器,就可以替换掉12-18个检测人员。这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实现了“国产替代”和“机器换人”。
旭鑫智能专注机器人视觉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针对不同行业的各种产品装备,提供解决方案。其研发的核心人员来自浙江大学,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已经发展到了两百多人的团队,已建立了惠州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院、南京计算机软件研究院及杭州机器视觉研究院三所研究院。同时,旭鑫智能还在惠州建立了智能光学实验室,2018年10月被广东省科技厅评为省级的机器识别和智能制造级研究室,广东省代理机器识别和智能制造的仅此一家。
杨铠康表示,旭鑫智能的对标企业主要以国外的奥宝科技(orbotech)为主,虽然国外企业已经拥有完备技术路径,但在中国本土化建设方面仍有缺口,这是国内智能技术公司的突破口。
旭鑫智能具有较全面的技术体系,拥有“光、机、电、软、算”五大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如此完整的技术链条,这在工业智能装备研发公司里是少有的。目前行内竞品基本处在第一代、第二代的阶段,旭鑫智能目前已迭代到第三代。杨铠康表示,目前旭鑫智能的智能检测产品已实现多行业应用,产品应用将往半导体、新能源、金属材料、透明材料等其他的行业扩展,应用范围宽广,“只要能用得上人眼的地方就有可能用上旭鑫智能的检测装备,”为此产品市场巨大。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而广东则有着“世界工厂”之称,尤其是大湾区,产业链完备多元,与全球其他地方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近年来,人口红利消失、土地成本上涨、国际形势压迫,广东不得不进行产业升级。杨铠康表示:“科技公司此时应该更主动承担这重要的角色,要制定技术研发计划、制定品牌形象,实现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聊到机器人生产的未来,杨铠康认为,未来制造业的方向一定是“人机协同”,人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指挥、控制、抉择,将重体力、环境较差工种尽可能交给机器人。对于旭鑫来说,由于3c迭代会比较快,对机器人的灵活性要求更高,日后将扩展机器人产品适用度。
来源:网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