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杭电教授研发出“超级杀菌机器人” 大幅提升新冠肺炎ct检测速度
2024-05-12 07:24    673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这位医生手指的,就是前天刚从浙江绍兴“驰援”武汉的一台明峰方舱ct机。2月15日早上,从一投入使用,1天它就马不停蹄地检测了200多名(疑似)病人。同别的ct机不同,这台机器每两次检测之间几乎不用“休息”,因为每次检测后的ct机杀菌时间只需要3分钟。“现在我们医院新冠肺炎检测任务最重,那么多病患都在等着做ct检查,用时短、消毒高效的方舱ct机,派上了大用场。”医生接着说。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援助武汉的两台明峰方舱ct机,都是捐赠给武汉的。后续还会有将近20台发往武汉和全国各地,进行新冠肺炎检测。令放射医生兴奋的“高效快速消毒从而大幅提升ct机检测效率”的机器人,叫作“强紫外杀菌机器人”。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方舱ct机上使用杀菌机器人。

这款杀菌神器的主要研发者,是杭电自动化学院杨勇教授。据杨勇教授介绍,像新冠肺炎ct影像检测,因为新冠肺炎传染性高,每次检测后ct机都要消毒,而且消毒要求很高,如果消毒达不到要求很容易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感染。换句话说就是,有些疑似新冠患者接受检测,实际上本人并非真正感染,如果因为消毒不彻底被ct室上飘浮附着的病毒传染,那简直是灾难。所以一定程度来说,ct机的检测效率受限于消毒水平和速度。而明峰方舱ct机,自带“强紫外杀菌机器人”,考虑到一般ct机每次检测后的固定喷剂杀菌需要至少半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前者一旦开机,同样时间顶上好几个常规ct机加起来的检测量。

强紫外杀菌机器人,实际上是个移动机器人,可以携带有多个紫外灯管,像明峰方舱ct机这款机器人,使用了8根强紫外灯管,每根强紫外灯管的紫外辐照强度是普通紫外灯管的3倍。这就意味着一旦启动,相当于有24根普通紫外灯管同时在作用,即刻杀菌效率极高。而传统固定式紫外杀菌装置(如室内安装的紫外灯),由于几何角度、辐照距离、紫外衰减等问题,杀菌有盲区、死角。而强紫外杀菌机器人,实质上是个ai,可以自动规划路径,自主移动,并根据目标位置自行调整杀菌角度,在固定空间里通过算法和自动化做到“杀菌无死角”。它是一个很灵活的机器人,背着24根紫外灯管,到处巡逻杀菌,相比传统固定式杀菌,速度和效果都有大幅度提升。

据了解,强紫外杀菌机器人,最初的研发目的,是为了用于地铁、公交、学校、120救护车等人群密集或潜在细菌病毒传染强的公共场合的消杀处理。比如目前120系统的一辆救护车一天要转运好几趟的病人,如果消毒不彻底,被转运的病人及医护人员之间很容易相互传染,这样救护车就成为传染源。由于救护车随时待命,要求能够快速消杀,强紫外杀菌机器人就能派上用场,3分钟完成消杀任务,这样的机器人深受120系统的欢迎。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