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欧美汽车产业刹停 中国能在逆境中砥砺前行?
2024-05-12 05:42    4346 来源:网络

】虽然目前国内汽车行业随着疫情好转,而逐渐回暖,但新问题又来了。国外的疫情集中爆发,已令数百家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停产,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角的中国势必受到牵连。

但在令人压抑的表象下,往往还能寻找到一些正能量。比如在1665年伦敦鼠疫中,牛顿在自我隔离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和七色光,平凡的我们隔离在家却只发现了原来两件睡衣就能过一个月。

乱世出英雄,优秀的企业总能在困境中深入骨髓地反思自己,从而迭代掉自己底层的bug,变得更优秀。

欧美汽车工业停摆

截至北京时间3月24日20时,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超26万例,其中意大利累计病例为6.3万例、美国4.6万例、德国3万例……随着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多家全球性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宣布关闭工厂,为期至少两周以上。

其中就包括大众集团、psa集团、fca集团、戴姆勒集团、宝马集团、丰田、、通用、等合计100多家工厂。一夜之间,汽车文化策源地——欧美汽车工业几乎彻底停摆。

汽车品牌全球工厂停产时间表(仅供参考)

车企

停产工厂

停产时间

受影响品牌/车型

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

意大利6座工厂、塞尔维亚工厂、波兰工厂

3月16日-3月27日

菲亚特、玛莎拉蒂

北美所有工厂

至3月20日

菲亚特等

意大利2座工厂

3月14日-3月27日

法拉利

标致雪铁龙集团

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等工厂

至3月27日

标致、雪铁龙、欧宝、ds

雷诺

法国12座工厂

3月16日

雷诺

日产

西班牙巴塞罗那、英国工厂

3月13日-3月16日(西班牙)

日产

大众集团

意大利博洛尼亚工厂

3月13日-3月25日

兰博坚尼

葡萄牙里斯本工厂

3月16日起减产

大众夏朗、t-roc、西雅特alhambra

西班牙工厂

3月17日开始

西雅特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工厂

3月15日开始

保时捷卡宴、大众途锐、大众up、奥迪q7、斯柯达citigpo、西雅特mii、宾利添越

福特汽车

西班牙巴伦西亚工厂

3月15日-3月22日

福特蒙迪欧、galaxy

北美所有工厂

至3月30日

ranger、bronco等

宝马集团

mini英国三座工厂

至4月17日

mini

劳斯莱斯工英格兰古德伍德工厂

至4月17日

劳斯莱斯

宝马欧洲、南非工厂

至4月19日

宝马x3等

宝马南卡罗来纳州的suv工厂

4月3日-4月17日左右

宝马x5、x6和x7等

本田

北美所有工厂

3月23日-3月31日

pilot、cr-v等

通用

北美所有工厂

3月23日-3月31日

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等

丰田

法国、英国、土耳其、北美等工厂

未知

卡罗拉、c-hr等

日本五家组装厂

4月3日开始

普锐斯、4runner以及雷克萨斯

据市场咨询公司ihs markit分析,以两周估算,以上车企在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关闭工厂后,汽车产量总计可能会减少约144万辆。按照中国的经验来看,停产两周只是保守估计,如果疫情持续恶化,还可能进一步延长停工时间。影响之深,令损失还难以估计。

眼下,如何度过难关成为每一家车企的头等大事,有的裁员、减薪,有的准备生产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有人说,全球汽车行业正遭遇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降幅。也有人说,这是比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还严重的危机。不管怎么说,毋容置疑这是全球汽车工业至暗的时刻。

实际上,当前全球汽车工业紧密相连,任何基地与市场都难以独善其身,中国也不例外。

外国品牌在华销量受影响

●进口车源锐减

欧美汽车工业萧条的负能量正辐射至中国,最直接的影响是进口车源会在近期内锐减,以及交付跳票。不久前,一名自称中国用户收到488 pista spider将无法按期交付的通知,原因是疫情导致意大利工厂暂停生产。一群网友们瞬间炸开了锅,毕竟手上的5元优惠券也不知道什么才能用得上啊……

后来,法拉利大中华区公关总监紧急辟谣:大陆地区488 pista spider的所有配额已经交付完毕。虽然消息纯属恶搞,但不可否认进口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受到重创。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累计进口汽车108.6万辆,进口车市场销售83.8万辆。如果按照去年2576.9万辆的整体销量计算,进口车销量占有3.2%。

作为中国进口车市场的龙头,已经陆续关停欧洲多国以及日本5家左右的工厂,涉及丰田、4runner以及一系列雷克萨斯。而因为中国需求减少,从3月16日到月底,九州和田原工厂的生产线减产6%左右,预计减少大约1辆产产能,对中国市场影响还不算太大。

主要躺枪的还是,在欧美建厂并销往全球的宝马、奔驰、、、等占据中国进口车市场较大份额的品牌了。

其中,以欧洲为主战场的psa和fca集团最“受伤”,各自旗下欧洲工厂大面积停工停产,预计至3月27日前后不会复工。不过鉴于目前欧系车(除德系外)在中国市场的萎靡不振,其停产对中国车市总体上影响不大。

而大众集团品牌众多,由于欧洲工厂都几乎关闭,产自当地的、大众途锐、等进口车就可能延期中国地区的交付。虽说体量占比不大,但这都是高溢价产品,对大众集团以及各大品牌的全年盈利多少都会产生消极作用。比如光是卡宴就占据了保时捷32%的销量份额,如果长时间停工,可就亏大了。

宝马集团的、两大品牌仅有在英国建厂,因为这一场疫情几乎全部被关闭,损失情况不言自明。而在北美生产的、x6、x7等也有可能影响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交付。

其次受影响最深的就是以法拉利、兰博坚尼、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本身生产周期就比规模化产品要长得多,一旦暂时停产就意味着富豪们提车要比以往要长得多。

尤记得2018年中美贸易战向进口车贸易挑起的巨大冲击,因为中国对美系进口车加征关税至40%,美国生产的宝马x5、x6涨价就达到3万-8.09万元。没想到的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进口车贸易还是难上加难。

在今年3月初,全球疫情尚未集中爆发,我们暗访广州天河区某宝马时,销售就表示因为国际通往中国的物流限制,进口车到店困难,终端没有太大优惠。

即使目前国内不少店因为库存以及在途,货源还算充足,不至于一车难求,但因为供应紧张,终端价格必然会受到波动。

所以,土豪们这段时间想买进口车就三思而后行了,一来提车慢甚至没车,二来价格可能会上涨,除非以上都不是你的考虑因素。

●合资车零部件可能断供

除了欧美汽车工厂大面积关停外,零部件企业也被迫停摆。根据数据显示,包括博世、大陆、麦格纳等零部件供应商集体关停,加上国家封锁、物流停航,这对中国而言,都是个不利的信号。

汽车零部件企业停产情况

公司

总部

经营范围

停工信息

博世

德国

蓄电池、滤清器、火花塞等

3月18日起暂停或减少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工厂的工作

大陆

德国

轮胎、制动系统等

3月18宣布暂停欧洲工厂生产

麦格纳

加拿大

车身、底盘、外饰等

3月16日宣布关停奥地利graz工厂两周

米其林

法国

轮胎

3月16日宣布关停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工厂两周

倍耐力

意大利

轮胎

削减都灵工厂产能

布雷博

意大利

刹车系统

3月16日-3月22日关闭意大利4座工厂

马瑞利

意大利

照明系统、动力总成系统

3月16日-3月18日暂停意大利工厂生产活动

普利司通

日本

轮胎

3月21日-4月12日(预计)关停北美和拉丁美洲工厂

固特异

美国

轮胎

3月17日关停欧美、北美、南美工厂

数据来源网络(截止3月24日)

制表:

虽然中国汽车零部件国产率已经相当高,但整车制造需要若干条复杂的供应链参与,当中就离不开进口零部件的支撑。一台汽车多则要3万个零部件,数量是智能手机的100倍,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台汽车身上的上万个零部件就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

汽车最基本的三大件:、变速箱、底盘中,国内一些合资豪华品牌和高端车系的核心零部件都需要进口。比如丰田2.0t发动机、国产amg a35l发动机都依赖进口,一旦海外供应中断,也将受到牵连。

不夸张地说,一个零部件一旦被停产,影响的可能就是整个汽车生产链条,这是我等普通吃瓜群众始料未及的。

自主品牌也受罪?

与部分合资车型一样,其实不少自主品牌都需要进口核心零部件。比如长安、、吉利等一大批自主品牌都采用日本生产的爱信6at变速箱。虽然日本方面暂未发出停产消息,但这段时间的产能、物流都有可能因为疫情有所改变。

更大的影响还来自于出口的压力,全球环境的动荡正挫伤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信心。2019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为101.2万辆,其中拉丁美洲为35.64万辆,为我国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非洲,出口15.33万辆。第三则是欧洲市场,出口12.28万辆。

虽然体量不算太大,但也是我国第三大汽车出口市场。近年来,以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更是专心挖掘俄罗斯等东欧市场,如今一场疫情的打击,可能为其带来不明朗的因素。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欧洲新车注册了同比下跌7.2%至106.7万辆;而今年前两个月,欧洲乘用车销量为220.2万辆,同比下滑7.3%。,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或将使欧洲的车市状况进一步恶化。

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以及需求低迷,一定程度会令中国汽车品牌进军欧洲市场时,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另外,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量占全球50%以上,海外车企大面积停产意味着将会形成中国零部件出口积压。

一朝回到解放前还是脱离困境,就看能否抓住机遇

在这场浩劫中,谁也不可能免遭于难。对外国品牌而言,在欧美市场本来就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叠加疫情的影响,短期内已经很难再找到增长空间。

《财富》杂志援引汽车业内某分析人士的观点称,即使在一个相对乐观的情景下,即假定没有银行倒闭,大约三个月后欧洲经济开始复苏,西欧乘用车将要在2030年前才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在地球另一端,中国刚刚度过两个月的停摆期,工厂正逐步恢复生产,有望成为全球工业的“避风港”。比如海外零部件的停产,就给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替代进口的一个契机,在此前期间加紧研发,或许会迎来新机遇。

而在销售方面,中国市场仍是最大的消费市场,活力明显比欧美强盛。在疫情解除后,国内有望出现报复式的短期销量增长。

来源:网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