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首台类脑计算机研制成功,神经元数堪比小鼠大脑
2024-05-12 03:35    8922 来源:21ic

近日,浙江大学联合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台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该计算机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类脑芯片,实现了与小鼠大脑相当的神经元数目。

据介绍,这台类脑计算机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典型运行功耗只需要350-瓦,同时它也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

与此同时,团队还研制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darwinos),实现对类脑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调度,支撑类脑计算机的运行与应用。

类脑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有何不同?

据了解,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传统计算机是基于冯·诺依曼架构,该架构在数值计算上有优势,它是以数字加减乘除的方式来进行信息架构。

但这种架构面临数据驱动的智能算法时就力不从心了,这种架构制约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的计算性能提升。

如何突破现有计算运行方式导致的计算机瓶颈?这需要一种全新的计算架构。

浙江大学研制成功达尔文1代和达尔文2代类脑计算芯片,用芯片去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在图像、视频、自然语言的模糊处理中具有优势。神经元在传递信息时重要的一点是异步运行,也就是信号来的时候启动,没有信号就不运行。类脑芯片的工作原理就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通过脉冲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实现高度并行,效率提升。

软硬结合,拥有脑一样“思考”的能力

为了发挥类脑芯片的强大性能,还得有软件配合。为此,科研人员专门研发了一个面向类脑计算机的类脑操作系统——darwinos。

这款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面向冯·诺依曼架构与神经拟态架构的混合计算架构,实现了对异构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为大规模脉冲神经网络计算任务提供运行和服务平台。

在强大的软硬件共同支持下,这台类脑计算机可以实现多种智能任务,据了解,这台计算机已经在抗洪抢险场景中,作为智能中枢派上用场,可以协同多个机器人工作,例如语音识别、目标检测、路径规划等,就像一个抗洪总指挥一样。

下一步,类脑计算机将如何“进化”?

来源:21ic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