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亚洲博鳌论坛2014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图文)
2024-05-12 01:56    9551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分论坛“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于11日下午4时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讨论嘉宾为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世界华人协会主席胡智荣、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马丁 杰克斯、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纽约证券交易所亚洲区副主席bill owens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几位重量级嘉宾就经济和人文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理解和互信上起到的作用以及国家的形象进行了讨论,此次分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主持。中国中华厨具网副总于凤海先生受邀参加此次论坛。

>

亚洲博鳌论坛2014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会议现场

赵启正表示,公共外交属于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在不同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之间促成对话和交流的基础上,国家形象也日益构建。中国公共外交应力求通过文明间的对话,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打造良好的对外形象,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理解,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共同繁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不断传播,世界对中国的关注日益增加,现在正是中国公共外交最好的时机.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在会场发言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认为,国家实力包括硬性力量、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另外还有软实力,所谓软实力包含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问题的政治价值观以及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使用软实力其实说到底就是公共外交,公共外交的核心就是要打造国家形象,而这样一个国家形象要么能够帮助这个国家打造积极的声誉、环境;如果是负面形象就是负面声誉和消极环境了。

>

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

霍克说,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78年,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巨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了人的自信上。中国领导人不断出访,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这不光是对中国人民,而且对于世界人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表示,自己去过183个国家,但有一点却是不及霍克先生的,霍克来过中国97次,而他本人只去过澳大利亚10次,另外,霍克先生把自己的孙子也带到了这次的博鳌论坛,让他瞭解中国文化,这些为中澳交流做出的贡献,都十分令人感动。

>

前外交部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在会场发言

李肇星说,爱学习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国家形象的组成因素,而目前,中国的孩子应该多向其他国家学习,总部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项统计,前年,中国被列为最不爱读书的国家之一,这是目前教育界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我们公共外交应该发展的事情。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校长认为,公共外交的概念有三个层面,第一是战略,第二是实践,第三是学术,要回归学术,进行学术总结,并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在公共外交事业发展过程中,大学有责任承担起理论构建、基础研究和政策咨询等重要使命。

>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会场发言

在中国走向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更好地展示大国形象,让培养的下一代文化人都具有公共外交的能力和素养,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在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四大功能中,应把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建设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

华荣集团董事长胡志荣

>

中国中华厨具网副总经理于凤海(左二)参加亚洲博鳌论坛2014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会议现场

>

亚洲博鳌论坛2014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会议现场嘉宾合影

>

亚洲博鳌论坛2014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会议现场嘉宾合影

【中国中华厨具网】发表的文章内容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