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电动车充电的精细治理
2024-05-12 01:54    60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服务没有止境,唯有针对具体情况提高服务“含金量”,便民政策才能落细落实

“充一辆电动车仅需一元钱”。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充电桩,居民通过投币或刷卡就能充满电,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这项自助式便民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好评。“一元充电桩”在解决群众充电难题的同时,减少了电动车乱停乱放及飞线充电、进楼充电、人车同屋充电等现象,降低了安全隐患。

充电桩虽好,却也有闲而不用的问题。不久前,某地一小区电动车着火,参与灭火的民警了解到,该小区虽配置了充电桩,但仍有人私自从家里拉线进行充电,由此引发了火情。便民设施未能发挥作用,问题出在哪里?关键还是在具体细节。比如,安装数量是否足够、分布是否合理、谁来负责管理等,直接影响到群众使用的积极性,关系着电动车治理的效果。

治理效果如何,关键要看群众满不满意。电动车充电是生活中的“高频事项”,直接影响部分居民的幸福感。为此,不少社区开展联络、上门问询,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收费比别的小区贵”“充电桩放地下车库不方便”“安充电桩挤占公共空间”,一些居民道出了使用的疑虑。充分理解居民诉求,设身处地优化设计,用心用情劝导居民放弃不合理的充电习惯,让更多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决策中,不少社区制定出让各方满意的充电方案。

充电不涨价,服务可“增值”。有的小区改建智能车棚,刷卡才能进出,居民可远程查看充电状态和画面,停车充电不再操心;有的推出智能充电柜,不仅能自动断电、防止过充,还使用了阻燃材料和断电保护装置,让安全性更有保障;有的推出“充电地图”,将辖区充电点位告知居民与商户,让充电更加方便。的确,服务没有止境,唯有针对具体情况提高服务“含金量”,便民政策才能落细落实。

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还需疏堵并治。针对充电定价不统一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社区应深入调研,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并将解决结果告知群众。同时,要坚决治理违规充电行为。比如,江苏省今年施行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在强调居民小区应根据需要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同时,严禁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的行为,为充电服务制定了刚性规范。

电动车充电问题治理,从倾听群众心声,到跟上后续服务,再到及时化解矛盾,只有提高精细化水平,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的“最后一公里”,将便民的好事办成人人点赞的实事。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5日 05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