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21年大连市规上工业运行简析
2024-05-12 00:53    6857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1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本土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社会经济持续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市规上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呈现“前高后低”稳中趋缓态势,两年平均增速稳中向好,工业经济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和发展动力,“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一、工业运行总体状况

(一)工业生产稳中向好。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增速比2020年加快11.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9.3%。全市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245.2亿元,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加快23.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稳增长、稳预期形成有力支撑。企业增长面为63.9%,比上年扩大21.1个百分点。在全市产值排名前30位的重点工业企业(合计产值占全市63.1%)中,83.3%企业产值同比增长,合计上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15.8个百分点。

(二)近八成行业保持增长。2021年,在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7.1%,比上年扩大40.0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分别同比增长64.4%、17.0%和16.9%,上拉规上工业1.2个、1.9个和5.2个百分点。受汽车芯片短缺影响,汽车制造业下降10.1%,下拉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因疫情管控、进口原料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9.8%,降幅比上年扩大6.9个百分点。

(三)民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民营控股、国有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0.1%、18.2%和5.9%。其中,民营控股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上拉规上工业8.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近六成;两年平均增长19.8%,快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制造业加速回暖。2021年,全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增速分别比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加快23.2个和5.0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11.1%,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0.4个、0.5个和0.8个百分点;上拉规上工业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64.4%、31.5%、18.5%和16.4%;分产品看,锂离子电池、电子元件、工业仪表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16.6%、20.3%和10.6%。

图1 大连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及占比情况(%)

(五)国内市场需求走强。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146.5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上年25.1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企业出口订单量明显增加,实现出口交货值1432.3亿元,增长6.9%,增速比上年加快25.5个百分点。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影响,国际物流运输不畅,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内销产值增长24.1%,分别高于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3.4个和17.2个百分点。

(六)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四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为76.0%,比三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52.9%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1%行业产能利用率比三季度有不同程度提升。本季度产能利用率较高的行业分别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5.8%),专用设备制造业(84.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83.0%),分别比三季度提高1.4个、2.9个和7.4个百分点。

图2 大连市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

二、重点行业运行特点

(一)石化工业支撑作用稳固。2021年,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的带动下,占比33.1%的石化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加快4.0个百分点;上拉规上工业5.4个百分点,拉动点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分别增长16.4%和16.9%,增幅均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聚酯、乙烯、汽油、pta、柴油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2%、20.0%、16.2%、10.1%和8.0%。

(二)装备制造业增速放缓。2021年,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关键原材料短缺及部分产品订单量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市规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减产,增加值增速呈逐步回落态势。占比44.6%的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1%,增速虽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但分别比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回落25.7个、10.3个和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下降10.1%,降幅比上年扩大14.0个百分点,下拉全市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7.0%、4.8%和2.1%,快于上年9.0个、8.5个和3.9个百分点。分产品看,金属切削机床、滚动轴承、铁路机车、民用钢质船舶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8.1%、22.1%和20.5%;城市轨道车辆、数字激光音视盘机、自动售货售票机、集成电路圆片等产品产量分别下降53.4%、31.0%、19.3%和0.6%。

(三)医药工业实现复苏。2021年,占比2.5%的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2%,增速比上年加快57.2个百分点;上拉全市规上工业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2.3%,明显好于2019年(下降5.0%)。分行业看,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24.0%和64.4%。

图3 大连市规上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

(四)民生保障行业出现分化。2021年,随着全社会用电量需求不断增加,在保产保供政策支持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6%,增速比上年加快26.2个百分点,上拉全市规上工业1.9个百分点。受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农副食品加工业进口原材料不足,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产品加工业下降1.2%,下拉全市规上工业0.1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发电量同比增长12.4%;口罩、冷冻水产品、非织造布(无纺布)、冻肉等产品产量分别同比下降76.8%、17.1%、14.1%和6.1%。

三、县区基本情况

从总产值看,2021年,全市10个地区产值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增速较快地区为:甘井子区(增长33.2%)、长兴岛(增长30.7%)和金普新区(增长15.3%);增速下降的地区为:长海县(下降23.5%)和庄河市(下降0.3%);对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地区为:金普新区、长兴岛和甘井子区,分别上拉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6.9个、6.8个和4.7个百分点。

从增加值看,2021年,全市11个地区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速较快的地区为:高新园区(增长25.5%)、长兴岛(增长19.1%)、甘井子区(增长15.6%)和瓦房店市(增长15.1%);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地区为:金普新区、长兴岛和甘井子区,分别上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1个、3.3个和2.3个百分点。

表1 2021年各地区规上工业增长情况(%)

地区

总产值

增加值

增速

占比

拉动点

增速

占比

拉动点

大连市

19.9

15.0

中山区

12.5

0.01

0.0

5.6

0.03

0.0

西岗区

5.0

0.6

0.0

14.3

0.7

0.1

沙河口区

2.5

1.9

0.1

5.0

1.9

0.0

甘井子区

33.2

15.8

4.7

15.6

16.3

2.3

旅顺口区

11.3

3.1

0.4

12.5

3.4

0.4

金普新区

15.3

43.6

6.9

13.0

45.8

6.1

普兰店区

11.6

2.7

0.3

8.7

3.1

0.3

长海县

-23.5

0.02

0.0

-26.4

0.01

0.0

高新园区

0.0

1.0

0.0

25.5

1.2

0.3

长兴岛

30.7

24.0

6.8

19.1

18.6

3.3

瓦房店市

13.2

4.8

0.7

15.1

6.3

1.0

庄河市

-0.3

2.3

0.0

10.5

2.6

0.3

四、需关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一)需关注的问题

1.新建投产企业偏少,后续增长动力不足。2021年,全市仅有7户新建投产企业入库,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增量7.6亿元,仅上拉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0.1个百分点,与前两年相比,拉动力明显不足,我市规上工业经济后续发展将面临较大压力。

2.小微企业增长缓慢,整体发展水平偏弱。2021年,企业数量占规上工业逾八成的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1-11月,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5.3亿元,增长16.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增长12.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7个百分点,资金周转面临较大压力。

3.企业成本不断攀升,原材料压力凸显。2021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上游行业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不断挤压下游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调查显示,四季度,29.7%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比上季度提高,占比分别比一季度和三季度扩大3.8个和2.4个百分点。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主要来自原材料成本(占81.3%)、用工成本(占67.2%)和物流成本(占29.8%)等。

(二)工作建议

为促进工业对全市经济形成有力支撑,现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装备制造业、石化工业的监测帮扶力度,特别要重点关注石化、汽车零部件等重点行业企业生产运行,稳定规上工业生产。尤其要推动重点领域工业的回升,对负增长企业做好“一企一策”的跟踪服务工作,使其充分释放产能,实现存量企业的满产达产。

二是针对当前生产经营较为困难的小微工业企业实施精准帮扶,继续落实或延长助企、惠企政策,引导小微企业谋求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创新经营模式,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高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扩宽融资渠道。

来源:大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