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汕管理局印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简称《供地计划》)。根据《供地计划》,2022年度深汕特别合作区计划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05公顷,其中,产业用地370公顷,民生设施用地60公顷,居住用地供应73.5公顷,商服用地供应1公顷。
据悉,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正着力打造“平方公里级”高品质产业空间和“百万平方米级”高标准产业用房供给“两类空间”,建设深汕智造城和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两大园区”,突出汽车城产业主链,打造深圳超大产业承载地。深汕特别合作区2022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产业用地类型供应规模最大,约占总体土地供应计划的73%。《供地计划》指出,要加大土地收储力度,产业用地出让要达到净地标准,强力推进“招大引优”工作,引进龙头企业,保障深汕特别合作区优质产业落地建设,加快鹅埠片区、鲘门高铁北片区产业集聚初具规模,重点推动汽车城产业主链项目选址工作及后续用地保障。
排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土地供应规模第二位的是居住用地,2022年度计划供应居住用地73.5公顷,其中商品住房用地45公顷,公共住房用地28.5公顷。《供地计划》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住房供应目标,优化调整增量住房结构,完善住房用地供应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深汕特别合作区公共住房建设,有序保障公共住房用地,合理增加商品住房用地。
在民生设施方面,本年度深汕特别合作区计划供应产业用地60公顷,推动民生设施均衡发展,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有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供地计划》,深汕特别合作区2022年度国有建设用地项目土地供应库涉及项目179个,其中民生设施项目占共95个,总面积达1278.85公顷,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用地面积都是最多,体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未来几年补齐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短板的力度。列入民生项目库中的中医院、深圳中学高中园、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深汕大道扩建提升工程等项目落地建设后,将有力提升深汕特别合作区教育、医疗、文体、交通等民生事业发展水平,为实现“民生七有”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深汕合作区危桥全部清零
近日,深汕合作区最后一座四类等级危桥——南门桥,在经过整治修复后,正式通过桥梁检测,恢复正常通车。多年危桥终于得到改造,让周边村镇的交通瓶颈被打通,村民们走上“安心桥”,安全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南门桥位于鹅埠镇中兴南路,是水美村学生到鹅埠中心小学上学、村民生产劳作的必经之路,也是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施工车辆的通行要道。因建成年代久远、初始建设标准低,加上新城飞速建设发展,车辆通行量不断增加,如今该桥早已“不堪重负”,被评定为四类危桥。
去年以来,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解决区域交通痼疾,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对该桥实施封闭,进行全面整治维修。通过修复桥墩裂缝、内部空鼓等方式,避免墩身遭受河水侵蚀;针对旧桥拱圈底面存在开裂情况,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旧桥拱圈;引入智能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表面型智能弦式应变计等智能设备,自动检测桥梁受力状态,确保桥梁结构安全等。
通过数月的整治,南门桥终于焕然一新,宽敞通畅让村民欣喜不已。“南门桥整治完成后,桥面变得更加平坦了,孩子们骑车去镇上上学家长们更放心了。”“原来的老桥年久失修,我们平时走都有点担心。现在不仅出行安全有保障了,更有助于村里的发展。”村民们满意地说道。
来源:深圳政府在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