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有关专家:要通过不断创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4-05-11 23:57    9824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近日,“向光·社会创新思享会——乡村振兴 产业助力暨2022向光奖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通过不断创新,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谁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距离成都市区40公里的战旗村,曾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现如今,这个贫困村落发生蝶变:产业形态越来越多,村容村貌愈加美丽,村民收入越来越高,战旗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战旗村的经验是什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团认为,通过对农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整合利用,战旗村形成了村两委统管、农业合作社和集体资产公司参与的统分结合运营模式。杨团表示,战旗村的实践体现了村民和集体共建村庄的主体性,这种共建、共生、共享的生产关系推动了人人就业、村民共富、支持创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包容性。

近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发展,我国形成了包含补贴、价格支持、金融支持、保险支持、投资支持等多种工具在内的政策保障体系。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巡视员、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会长胡恒洋表示,这些政策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中的现代农业发展、民生保障、公共服务拓展、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应充分利用支农政策,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他提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要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文旅休闲等产业,挖掘林下经济潜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在农村深度融合。

商务领域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姜照介绍,通过电商扶贫、家政扶贫、对外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和边贸扶贫等方式,商务领域在促进农民增收、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畅通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就业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现代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水果流通的腐损率约为10%,蔬菜腐损率在20%以上,全国农村经营户规模化经营比例不足20%。姜照建议,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任务,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县域商业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都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

“乡村振兴不能走老路,而要走创新之路。”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围绕乡村社会创新分享了杭州永安村的探索。据介绍,永安村接近95%的村民在外就业,间接导致大量土地资源闲置。为盘活乡村资源,当地聘用“乡村ceo”专业团队管理农业公司,将3万多亩土地分包给愿意从事农业的种植大户,打造当地水稻品牌;同时积极塑造农旅景观,把村庄建成稻田小镇,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如何把农业搞好,是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李小云表示,“乡村ceo”的实践有效带动了当地新业态、新经济的形成,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活动当天,2022向光奖正式发布。(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责任编辑: 刘铮

来源:天津大学新闻网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