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奋进新征程 央企这十年】兵器装备集团: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4-05-11 23:34    912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编者按】新时代实现新跨越,新征程取得新成就。近日,国资委网站开设“奋进新征程 央企这十年”系列报道,聚焦国资央企十年来在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成效,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应对全球变革与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团的重要选项。近年来,兵器装备集团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量提质,着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兵器装备集团行稳致远、赢得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全新引擎。

紧盯问题求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器装备集团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新兴产业呈现出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新增长点涌现、创新能级跃升等特点。但同时也伴生出产业多点分散、规模大小不一、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的问题,兵器装备集团党组坚持以新思路寻找新出路,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观大势、识大局,知责任、敢担当,在深入剖析自我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方法论”——绘就战略性新兴产业“1+1+5”发展路线图。规划紧紧围绕特品和汽车产业两大生态圈,明晰了要重点发展新型特种装备、新能源汽车、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业务;坚持以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链核心单元,加快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团建设。

锚定发展方向,明晰发展目标。瞄准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团建设,兵器装备集团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为目标,创新考核体制机制,统筹利用集团内外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技术领先、竞争力强、细分市场数一数二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兵器装备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推进。

打牢基础练内功

发展规划要成功“变现”,必须匹配相应的行动举措,兵器装备集团各级领导班子保持定力、练好内功,把新产业发展的坐标印在脑海、烙在心头、化为行动。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针对兵器装备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兵器装备集团全面梳理各单位符合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已有方向和业务领域。存量业务聚焦做强做优,梳理产业链布局,加快整合发展;增量业务聚焦“两圈”产业链补短板和新增长点培育,加速发展;实施“专精特新”工程,推动一批重点企业向着“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方向加快成长。

发挥好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兵器装备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战略落实落地。建设利用好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和集团级专业研究院,加强各层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建立各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体系,明确技术研发攻关方向。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拓宽研发投入融资渠道,支撑多形式多渠道获取核心技术。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特区。兵器装备集团参照国资委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的有关政策,打造兵器装备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特区,将符合集团未来发展布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纳入特区。探索股权激励、特殊人才政策、容错纠错等方面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主动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孵化市场化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好多方资源,强化资本链对产业链的支持,推进产融一体深度结合。

依托资源禀赋精准分类施策。兵器装备集团立足全局和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各单位的资源禀赋、企业特点、行业背景,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专题研究,分析研判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成长空间,提出推进思路和路径选择建议,明确要求“1+1+5”发展规划要聚焦“两圈一新”高质量发展,实施分层分类推进。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加快布局需求紧迫、制约性强的产业方向;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壮大有核心优势的产业方向;围绕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潜力巨大的产业方向。通过精准施策,推动成员单位高效转型。

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监督与评估。纳入兵器装备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范围的单位,兵器装备集团重点监督,每季度组织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例会,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评估,每年查摆各单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和短板,精准引导各单位优化配置产业发展资源,构建技术、品质和品牌等核心竞争优势,从多维度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指标体系,制定评估办法,发布评价指数。

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