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聚焦企业群众需求,以“三联三化三减”模式优服务、强监管、提效能,着力提高审批效率,帮助解决项目审批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全面提高服务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三联”优服务。一是探索主城联办。升级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专区,将主城达川区、通川区等四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窗口整合入驻市政务服务大厅,新增办公面积200余平米、增加联办人员30余人,推动主城区内项目审批“业务互通、能力互赋、力量互补、资源互享”,实现“能力前移、服务前移”。二是推动要素联动。全面落实市政公共服务事项联动报装“一件事一次办”,加快推动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要素保障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促进市政公用业务系统与省工改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同步实现申请四表合一、2项材料共享减免。三是推进项目联审。推行项目联审中心服务模式,持续推进“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实行集中办公、分级审批、分类联审,将政府性投资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三个阶段分别控制在12个、22个、2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结,不断提升审批效率。
二、“三化”强监管。一是制度时段标准化。以“减、放、并、转、调”为抓手,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极简极优审批。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压减至55个,申报材料从原96套申请表单减至4套表单,制发公开48项项目审批(审查)主要事项效率清单;推进“多测合一”“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原有办理时间再压缩50%以上。二是次数流程极简化。设定项目审查事项审查次数,除特殊项目外,原则上各类审查事项只审1次;限定项目单位修改时限,在流程“极简”的情况下,避免重复审查。三是监管服务精细化。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在线动态监管,赋进度“红黄绿”码,将项目审批效率纳入目标绩效考核,持续跟踪问效,督促项目审批“跑起来”。积极支持项目审批部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严格落实项目审批建设中12种容错纠错情形,探索依法依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推进的方法措施。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