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千亿物流倍增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4日
岳阳市千亿物流倍增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加快物流资源集聚,充分挖掘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十四五”期间在全市大力实施千亿物流倍增行动,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湘发改经贸〔2021〕587号)等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优势,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都市圈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完善物流枢纽设施网络,优化物流服务运营效能,实现物流业跨越发展,为我市加快建设产业强劲、开放领跑、绿色示范、人民共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二)奋斗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内通外畅、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国家级“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全面建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中部地区“双循环”物流枢纽城市、长江中游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
1.物流规模总量实现倍增。全市物流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规上物流企业突破260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4家。
2.物流项目体量实现倍增。全市新增物流头部企业4家,建设亿元级重点物流项目30个以上,“十四五”期间物流项目投资累计突破亿元。
3.港口吞吐量实现倍增。确保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0万标箱,冲刺200万标箱。
4.打造国家级物流平台品牌。将“中部双循环大通道”打造成国家级物流大通道;创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全国综合货运枢纽示范城市、1个国家示范物流园区,打造1个百亿级物流园。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打造“港口物流集并”工程。
1.全力推进枢纽建设。加快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依托城陵矶港水水、公水、铁水三大中转体系,提供干线中转、多式联运业务,为全省及周边地区提供集装箱中转业务,把城陵矶港打造成为重要的集装箱始发港、中转港和目的港,到2025年,确保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0万标箱,冲刺200万标箱。(责任单位: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市港投集团、省港务集团、市口岸办、市交通局、市物流中心)
2.整合提升口岸功能。充分发挥国家一类水运口岸优势,加快长江岸线和港口资源整合,构建以城陵矶港为枢纽港,以虞公港、塔市驿、鸭栏、扁山为“卫星”港,“一湖四水”流域重点港口为喂给港的现代港口体系。加快推进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的整改和进境粮食监管场地的扩建,启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建设;加快推进松阳湖铁路支线运营和中欧班列岳阳站建设。(责任单位: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省港务集团、市口岸办、市交通局、市港投集团、长江岳阳航道处、岳阳海关)
3.继续拓展精品航线。稳定岳阳至香港直达航线;稳定岳阳至日韩、东盟、澳大利亚等国际接力航线,以及岳阳至上海“五定班轮”航线,加密和拓展岳阳至重庆、宜昌、黄石、荆州等省外中转航线,以及岳阳至长沙、常德等省内穿梭巴士运输航线。不断提高航线准班率,打造覆盖全省、辐射全球的航运网络。(责任单位:省港务集团、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市口岸办)
4.积极推广多式联运。以水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牵引,发挥岳阳港多式联运组织平台作用,提升多式联运运营组织,鼓励枢纽企业、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以城陵矶港作为启运港的江湖海转运、水铁公联运枢纽,为中部地区提供便捷的水水中转、铁水中转、公水中转业务。围绕运输单据、作业流程和交接环节,探索以水铁公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率先实现岳阳始发货物“一单到底、全程负责”。打造利用浩吉铁路坪田站和胥家桥综合物流园公路路网资源,建设铁公中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湘阴虞公港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建设。(责任单位: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市交通局、市口岸办、市物流中心、省港务集团、市交投集团、湘阴县政府)
(二)着力打造“通道建设提升”工程。
5.建设“双循环”通道。做实“内循环”,开通岳阳—云贵铁水联运通道、岳阳—成渝水水中转通道,推动我市与国内及省内重点区域联动发展。做大“外循环”,开通岳阳—粤港澳大湾区—非洲/东盟国际江铁海联运通道、岳阳—欧洲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岳阳—长三角—北美/日韩江海联运通道,依托长江水运、自身产业优势和多式联运设施优势,着重构建面向日韩、东盟、非洲等地的国际通道;结合三荷机场改扩建契机,进一步加快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积极开辟国际货运航线,加快构筑特色明显的空运物流体系。做强“岳阳中部通道”,提档升级为“中部双循环大通道”,推动鄂、湘、粤三地政府和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等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将省内外铁水联运货源聚集至城陵矶港,将城陵矶港打造成通道中转中心枢纽;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政策资金支持;加强多方合作,通过举办论坛、新闻发布会等,积极宣传推介“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品牌,提升通道品牌价值。到2025年,力争实现“中部双循环大通道”吞吐量60万标箱,成功打造成国家级物流大通道。(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省港务集团、市口岸办、岳阳经开区管委会、市三荷机场公司、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港投集团)
(三)着力打造“物流网络优化”工程。
6.规划引领园区布局。依托我市物流节点设施基础,按照物流产业集约化建设、网络化布局要求,加强现有资源整合力度,通过高起点规划建设胥家桥综合物流园、云溪绿色化工物流园、君山荆江门物流园、虞公港港产联动区等物流园区,整合、迁并现有的物流园区。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1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牵引,在全市布局4大物流基地,8个功能完善、定位明确、辐射能力较强的物流园区和10个物流中心(即“1+4+8+10”)的物流设施体系,形成覆盖全市的物流节点网络。(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7.加速建设重大项目。以城陵矶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水港)、胥家桥综合物流园(陆港)、三荷机场临空经济区(空港)三大枢纽为核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加速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项目建设;加快三荷机场改扩建进度,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胥家桥综合物流园、中非工贸产业园、湘北现代商贸物流园、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项目、湘阴虞公港(一期)、云溪铁水集运煤炭储配项目等一批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运;高标准建设湘阴虞公港物流园、汨罗电商物流园等一批重点物流园。到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全国综合货运枢纽示范城市、1个国家示范物流园区,打造1个百亿级物流产业园区,建设亿元级重点物流项目3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市交通局、市交投集团、市三荷机场公司,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8.构建四级配送网络体系。统筹城乡物流配送资源,坚持物流设施共建共享,支持完善以市级综合物流中心、县级公共配送中心、乡(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支撑的市县乡村四级配送体系,形成衔接有效、双向配送服务网络。发展农产品电商、宅配、前置仓、产地仓等新兴流通业态,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推动交通、邮政、商贸、供销、冷链等物流资源整合,建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之家”“菜鸟驿站”等服务站点,为农村居民日常生产生活提供末端配送、邮件快递收寄和便民服务,确保到2025年村村通快递。(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发改委、市物流中心、市交通局、市商务粮食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联社、市交投集团、岳农集团、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四)着力打造“信息平台共享”工程。
9.加快平台资源共享。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整合枢纽各主体物流信息资源,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岳阳物流门户网站;大力推进岳阳市物流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拓展大数据信息平台应用范围,开发应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货运调度平台;促进城乡配送上下游企业和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的仓配信息融合共享;加强物流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硬件设施共建共用,加快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物流信息共享和协同运行体系,推动公、铁、水、空等各运输方式间信息衔接。(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岳阳海关、市交投集团、市三荷机场公司,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五)着力打造“特色物流发展”工程。
10.航运物流。依托城陵矶港口平台优势,加快发展汽车、再生资源、粮食、肉类、煤炭、制造业原材料及产成品的仓储保税、中转配送和集装箱运输,打造综合性航运物流中心。(责任单位:城陵矶新港区管委会、省港务集团、市口岸办、市交通局、岳阳海关)
11.保税物流。利用城陵矶综保区、岳阳自贸片区、国际商贸物流区优势和保税物流、保税展示交易等基本功能,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对跨境电商、期货交易交割等业务形成良好支撑。(责任单位:城陵矶综保区管委会、市口岸办、岳阳海关)
12.冷链物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支持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基础设施,推动完善“田头市场”建设,明显提升鲜活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利用大型农业批发市场新建、扩建一批以冷库为基础的冷链物流节点。合理调配全市冷库资源,确保冷链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强智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打造中部地区冷链交易分拨中心。(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粮食局、市供销联社、市交投集团、岳农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3.城乡物流。创新发展城乡配送组织模式,优化城市货运通行管控办法,提高城乡配送效率与服务水平。利用胥家桥城市配送中心,打造我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支持寄递企业进入主要物流园区和创新寄递服务,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项目,持续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商务粮食局、市交投集团、岳农集团、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六)着力打造“市场主体壮大”工程。
14.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培育大型骨干龙头物流企业,支持已在岳投资物流龙头企业和本地物流企业做强做大。支持物流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增强发展能力和后劲。鼓励大型工商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和资产,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同时,鼓励重点物流企业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提高行业知名度,提高跨地区、跨行业承接业务的能力。到2025年,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5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粮食局、市国资委、省港务集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15.引进物流头部企业。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基金引商等,持续招大引强,积极引进中集物流、中远海运、京东物流等一批国内物流龙头企业来岳设立总部或区域运营中心、采购中心、分拨中心。到2025年,城陵矶新港区、岳阳经开区、岳阳楼区、云溪区分别新增1家5a级或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物流企业,其他县市区要分别新增1—2家4a级或年营业收入过2亿元的物流企业。(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市商务粮食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机制保障。积极发挥岳阳市现代物流创新发展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常态化运行机制和会议制度,加强协调联动。各县市区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真正起到协调各部门,统筹区域物流发展的作用。(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二)要素保障。政策方面。市物流中心牵头,对规模大、发展快,新增税收多,符合奖补政策的物流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出台市级层面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用地方面。市资规局牵头,用好用足国家、省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土地政策,对国家、省、市确定的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在土地报批方面给予重点保障,确保项目顺利落地。金融方面。市金融办牵头,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鼓励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资金方面。市财政局牵头,逐步加大现代物流业奖补资金支持力度;市发改委牵头,积极申报国家专项资金和发行企业债券;市国资委牵头,充分发挥物流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人才方面。市人社局牵头,依托“巴陵人才新政45条”引进一批高技术职称、高学历物流管理人才;市物流研究院牵头,组织开展物流行业职业技术人才培训,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要素支撑。(责任单位:市物流中心、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资规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人社局、市物流研究院,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三)创新保障。制订全市物流产业发展工作考核办法,纳入市绩效考核范围,由市考核办统筹组织开展绩效考评。落实社会物流统计制度。重点做好物流总产值、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成本等指标的统计核算工作,按年度发布物流统计分析报告。依托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资源整合共享,建立分类监管和失信惩戒机制,完善行业许可、市场信用、市场监测等工作,为我市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市考核办、市物流中心、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来源:岳阳市人民政府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