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金穗”:试水种粮全程机械化
2024-05-11 14:57    6416 

“金穗”:试水种粮全程机械化

“从今以后,农民不用再弯着腰,顶着烈日,浸着滚烫田水,一株一株的手插杂交稻了。”

说这话的人,是我省第一家由工商资本投资创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路桥区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的理事长梁妙德。

他说,今年合作社投资48万元,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精量育秧流水线”,配以经改造的插秧机,将使广大农民告别‘杂交水稻不能机插’的历史。

正如这样,8月20日,记者聆听了关于“金穗”如何改变传统农耕方式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现实”与“传统”的冲突催生“金穗”

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从事二三产业的效益大大高于种粮效益,且劳动强度也相对较低,传统的种粮模式,已激不起人们的兴趣。

“仅金清镇下梁村,2004年全村农村劳动力732人,纯种田的农户仅占2.9%,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只占总人口1.3%。”梁妙德说。

“现实”与“传统”冲突的结果是:农田抛荒,粮食减产。于是,农民期盼着新型粮食生产经营机制的诞生,来增加种粮效益,减少种粮劳动强度,提高种粮积极性。

2005年6月,一个由8位工商企业主斥资50万元发起,采用农机大户以农机具作价入股,种粮大户和普通农户按土地使用权和现金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台州市路桥区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

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金穗”合作社提供了3种可供农户自愿选择的种粮模式———

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结算成粮食,农民不用种田即可领到粮食;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

“金穗”核心:种粮全程机械化

“农民单家独户买不齐所有的农业机械,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不规模,是造成农业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金穗’的核心就是:通过种粮全程机械化,实现种粮规模经济。”梁妙德说。

工商资本和农机大户的加入,使“金穗”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大量现代农业机械的组织:目前,合作社拥有18台拖拉机,24台插秧机,34台全(半)喂入收割机,3套育秧流水线,1台烘干机,8台植保机械8台, 3.8万只秧盘,2800多平方米的机库。

“几年来,合作社每年都有10多万元盈余,股东一分钱都没分,全部投入到了农业机械的再购买。”梁妙德说。

除了买机械,合作社还实施了自主开发机械。去年11月,合作社注册成立了“台州市科丰农业机械设备厂”,开始自主研制各类农业机械。

在公司的运作下,合作社自主研发了“精量育秧流水线”设备,并改造了插秧机,解决了“杂交稻不能机插”这一全国性难题。

“以前,杂交稻只能手插,一天插一亩田也累个半死。如今,有了杂交稻插秧机,一台机器一天可插种60亩,而且插的深度间距比较科学,有利于产量提高。”梁妙德说。

实施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田抛荒问题随之而解:2005年以前,下梁村每年都有200亩以上的抛荒田,如今全部采用机械化种上了稻子。

未来:让农民在“房里”种大田

“金穗”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有效解决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

梁妙德给算了一笔账:传统的人工育秧到收割脱粒,亩总成本早稻为593.05元、晚稻为637元;而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亩总成本为325元、晚稻为345元,亩增收200多元。

“农民合作社法的出台,让我更有信心去实施粮食全程机械化。”梁妙德说。

他解释说,合作社法出台后,合作社获得了法人资格,可以从税务机关拿到正式发票,有利于业务的拓展;贷款更方便了,前阶段路桥农村合作银行就授信110万元给合作社。

“种粮机械化程度越高,种粮的劳动强度越小,效益越高,农民有种粮积极性。目前,合作社最主要问题是机械设备还是太少。”梁妙德说。

“今年,来自安徽、江西等地的农户,与合作社联系过好几次了,可我们没有多余的机械去服务外省。”

现在,合作社共为农户提供工厂化育秧与机械化插秧配套技术服务1.8万多亩。据了解,合作社打算明年再添置10多台收割机,准备购买稻谷烘干机、优质米加工机、优质米包装机等,实施跨区、跨市、跨省作业。

“今后,合作社一定要配齐与种粮有关的所有机械,真正实现种粮全程机械化,让农民坐在房里种大田。”梁妙德展望未来说。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