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印度缝制机械市场需求为中国企业迎来机遇
2024-05-11 14:55    9426 

印度缝制机械市场需求为中国企业迎来机遇

根据印度服装协会提供的最新信息,2006~2010年,印度服装产业在进口缝制机械方面将保持年增长23%的投资幅度,以确保服装行业实现更加快速完备的升级。这样,印度每年需要的缝制机械将由2005~2006年度的70多万台增至2010~2011年度的约200万台。目前,印度服装协会将与政府继续交涉,希望将缝制机械的进口税率再下调5个百分点。如果这项政策能够形成,对于所有的中国缝机企业无疑是一个喜讯。

近年来,印度作为南亚地区崛起的新兴经济体受到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人们甚至将其与中国、俄罗斯、巴西并列称为“金砖四国”。过去几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超过了10%,而印度紧随其后,保持在8%左右。印度国土面积约为中国的1/3,但人口却已经超过了11亿(2006年),这个人口密度比中国还要大的国家在纺织服装业的崛起中,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注意到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中国和印度相邻,在竞争的同时更存在着很多合作机会。作为与纺织服装行业高度相关的缝制机械行业,中国的缝机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印度。预计从2005年开始的5年内,印度纺织服装机械的投资将达25亿美元

印度服装市场概况

印度的纺织服装行业在近5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1)印度自身的条件有利于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棉花生产大国,其生产的长绒棉享誉世界,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有力的原料支撑;(2)印度是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服装工业和地毯工业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了他们在设计方面的特点和优势;(3)印度有着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可以支撑纺织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过去10年,经济自由化使得印度的纺织服装业在价格、质量,以及iso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已经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印度在聚酯、人造纤维和原材料生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原料供应问题得到了解决,许多生产商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建造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的生产工厂。此外,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劳工法改革等因素也推动了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印度纺织服装业已经做好了在国际舞台上竞争的准备。

由于印度纺织服装业具有很大的就业和出口潜力,印度政府将其作为软件业后又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来培育,大力支持该产业的发展。早在1999年,印度政府就启动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扶持政策:对所有要更新旧设备的纺织服装企业,银行提供低于普通商业贷款7个百分点的贷款。该项政策在近几年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整个纺织服装产业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特别是配额制度取消以后,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更是令人侧目。

此前,印度的纺织服装业一度处于高度分散状态,机器设备比较陈旧,而且印度的原棉和人造纤维主要依赖进口,面临着高额关税,因此生产成本较高。配额取消后,不仅原材料的进口税率下调了,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的税率也有所下调。一方面是装备过时的纺织服装企业更新设备,正迅速现代化;一方面是先进的、资本密集型的新型纺织服装产业正迅速扩张。加强技术升级是这个阶段印度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的大量投资和正在进行中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帮助印度纺织业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丰富的原料资源、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有竞争力的熟练工人和营销专业队伍将印度纺织业推上了新的发展方向。

印度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表示,未来几年,印度政府将继续鼓励该行业的发展。奇丹巴拉姆指出,2005年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取消,印度纺织业已经从中获益,该国纺织服装业的投资有望从2000亿卢比增至3000亿卢比(1美元约合43.6卢比)。为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印度政府计划在未来2年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25个纺织服装工业园,大约需要750亿卢比的投资。据称,印度政府将为发展这些纺织服装工业园的基础设施所需的4亿卢比的资金提供40%的补贴,每个纺织服装工业园能够吸引大约30亿卢比的投资,而建立这样的纺织服装工业园的成本估计8亿~10亿卢比。

为完成2010年的出口目标,印度纺织部快速行动,推动纺织服装部门的发展。印度出台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其中一项包括10%的资金补贴项目和棉纱与纺织机器的低关税政策。印度政府还在纺织服装业提升基金计划(tufs)框架下开设一个计划,希望增加投资的纺织服装企业可以获得高达8%的优惠补贴。预计从2005年开始的5年内,印度用于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的投资将达25亿美元。

印度服装市场的特点

印度服装市场的发展可谓蓬勃,出口和内销的增势非常强劲。一方面,由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受到限制和其他各种障碍,印度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空前的好机会,出口大增;另一方面,印度是个人口大国,人们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显现出来,内需拉动强劲。

印度是个棉花生产大国,棉制品很畅销,t恤占出口的很大部分。同时,印度的丝绸也是一个大行业,丝绸制品享有盛名。印度的服装很有民族特色,色彩亮丽,特别是面料很讲究。印度的服装喜欢采用带有绣品的面料,图案的内容则是美丽的印度花纹。传统的手工刺绣仍然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作品,但是,随着服装生产规模的扩张,刺绣机逐步正在取代手工生产。

印度的传统服装产业在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中迸发了激情,国外的服装生产商也纷纷看好印度这片大市场,开始抢摊印度。目前,有几家世界著名服装制造商如耐克、阿迪达斯已经入驻印度班加罗尔的大型工业区。

印度服装业对设备的需求

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为缝制机械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由于印度纺织服装业从欧美地区接获的订单增多,因而对纺织服装机械需求增加。

从10年前开始,印度纺织服装业已开始从德国、法国、瑞士进口机械设备,以改善现有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进口的纺织服装机械中主要是织布机和制衣机,主要用于大型纺织服装厂的设备更新。近几年,不少印度纺织服装厂选择从中国进口大量纺织服装机械。目前,印度有1/3的服装机械来自于中国。

据分析,印度客商选择进口中国缝制机械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1)中国缝制机械质优价廉。印度纺织服装业界认为,与印度本国相比,中国缝制机械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规模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与欧洲相比,中国缝制机械质量相当,但价格仅为欧洲缝制机械的1/2左右,对于印度服装企业非常有吸引力;(2)中国缝制机械的交货时间相对较短。中国缝制机械制造商的交货时间比印度经销商大约要短一半的时间。

2006年,印度是中国最大的缝制机械出口国,出口整机220780台,零件153.45万千克,共创汇2亿美元,占行业出口总额的15%。其中,出口绣花机17343台,同比增长63%;出口创汇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绣花机出口总额的78.5%。可以预计,印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绣花机都会有较大的需求。

近几年,印度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迅猛,行业用有力的数据给出了骄人的答卷:

2002~2006年度,印度服装生产量不断攀升,出口大幅增长,内需拉动强劲。

2005~2006年度,印度服装生产总量为1008万件,产值为86.8亿美元。其中,出口248万件,内销760万件。在出口方面,印度对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份额居高不下且总量不断上升。

2005~2006年度,印度对欧盟出口约为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5%;对美国出口约为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对加拿大出口总额约为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

根据印度政府的规划,2006~2010年,印度的服装产业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到2010年,服装产量将达到2860万件/年,总产值为250亿美元。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