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市:六项措施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玉米是胶州市的主要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成为制约青岛市农机化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岛胶州市农机局将大力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定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今年胶州市农机局立足实际,制定六项措施全力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一、突出抓好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械,首先必须抓好农机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基地抓好农机具的选型工作,建立起样板田,做好对比实验。目前,在铺集镇、胶东镇分别建立起2万亩的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区,以此引导广大农民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切实加强对农机操作手的培训。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含量高,搞好技术培训事关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大局。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机技术人员的教学水平,胶州市农机局对分别对农机推广及各镇(办)从事农机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努力提高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水平。
三、积极组织好玉米收获机械化现场会。为进一步宣传、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及保护性耕作技术,胶州市局研究确定于9月下旬分别在铺集镇和胶东镇举办“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暨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届时将组织10多家生产企业现场演示目前较为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械,通过此次现场会,促进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大力培育发展各级农机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连接农机作业市场与农民的重要纽带。胶州市农机局要求各镇(办)农机主管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加快我市农机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培育发展农机协会和农机服务组织摆上议事日程,计划今年完成16个注册农机合作社和120个农机大户的发展任务。
五、精心组织、引导玉米收获机械参加秋季跨区作业。我市将充分借鉴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以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依托,以农机大户为骨干,把分散经营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组织起来,投入到秋季跨区作业中去,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今年胶州市农机局已组织26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赴章丘、昌邑等地作业,预计每台可完成作业面积1500亩,实现作业收入160多万元。
六、不断加强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工作的领导。为加强对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工作的领导,胶州市局成立以付炳建副局长为组长,农机管理科、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站、综合科、财务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具体工作的业务指导、信息宣传和后勤保障。同时,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确保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总体目标的实现。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