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水稻机械化插秧突破“瓶颈”
水稻人工插秧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劳动强度大,实践证明,水稻机插秧是一项省时省工,节本增效的惠农工程。目前,全县水稻插秧机保有量39台,其中今年新购进插秧机17台。由于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的迫切需求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的推动,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机部门真抓实干,全县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7200多亩,快速突破我县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瓶颈”制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能够克服直播稻生育期短、种植区域受限制及抛秧稻无序性种植、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具有明显优势。一是节省秧田。机插秧采用秧盘育苗,播种密度较高,提高了秧苗利用率,机插育秧与大田比例为1:~100,按全县推广的机械化插秧8000亩计,常规育秧需400亩优质秧田,若全部采用标准化育秧,则仅需100亩。二是节省秧盘。机插育秧每亩需秧盘25张左右,比常规育秧60张节省35张左右。三是省工。每亩可节省人工费用60元,仅以灵川县今年机插秧面积7200亩计算,就可节省人工费64万元。四是水稻产量高。经实践表明,机插比抛秧亩增产30~50公斤,增产10%左右。五是实现农户和农机手“双赢”。不仅可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成为机手增收的一个途径。以购置一台久保田步行式插秧机为例子,厂价2.04万元,中央、区、市、县购机补贴1.62万元,农户只需4200元。若早、中、晚稻机插作业各7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按机插2亩算,则年机插作业量达336亩。按亩收作业费30元计,扣除机器折旧、油料、机插补助工等费用外,机手年纯收入可达4000元,一年即可收回投资.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