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解析刺绣机械产业怎样持续发展
2024-05-11 13:39    1043 

解析刺绣机械产业怎样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缝制机械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各项主要经济数据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增幅更是七年内首次出现了负数。而作为以往增幅较大的刺绣机产量下降至2.7万台左右(其中,单头刺绣机产量同比下降35%,多头刺绣机产量同比下降40%),行业形势严峻。

对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秘书长杨晓京撰文对产业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以诸暨为代表的我国刺绣机产业既面临挑战同时又蕴涵着机遇,要想持续发展,就要坚定信心、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梯度转移和加入wto后中国服装工业的发展,我国刺绣机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07年,全国刺绣机产量约8万台,比1997年增长了6.5倍(其中,单头机增长了4.1倍,多头机增长了13.6倍);刺绣机出口金额3.1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32倍。

在这一进程中,浙江省诸暨市的刺绣机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以产业集中、配套齐全、产品特色鲜明的特点逐步形成了行业特色区域,产量超过了全国刺绣机总产量的50%,飞鹰、盛名、大宇、越龙、信胜等一大批骨干刺绣机制造企业重视科技研发,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在我国刺绣机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龙头效应和辐射功能,对树立国产刺绣机的整体品牌形象,提高我国刺绣机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缝制机械产业正处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上半年,刺绣机产量下降至2.7万台左右(其中,单头刺绣机产量同比下降35%,多头刺绣机产量同比下降40%),行业形势严峻,但笔者认为,既面临着挑战同时又蕴涵着机遇,刺绣机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就要坚定信心、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从1987年第一台国产电脑刺绣机诞生,至今短短的20年间,我国的刺绣机工业已具备了一定规模,全国具有500台生产能力的刺绣机生产企业达到了近100家,其主要分布在浙江、北京、上海、湖北、江苏、山东等地区,与之相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也达到400多家,年产量近8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80%,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年出口额达3亿美元。由于电脑刺绣机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未来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预计到2010年,全球电脑刺绣机需求量仍将保持在8万~10万台,销售额将接近100亿人民币。

目前,我国平绣技术日臻成熟,国产产品性价比方面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进一步做好相关服务,在国内外市场上还是有相当大优势的。同时,针对世界刺绣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在《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组合式刺绣机,发展特种刺绣机系列产品”的要求,刺绣机生产企业应及地时调整发展战略,在提高刺绣机综合利用能力上下工夫,加快特种机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抢占市场先机和技术制高点。

以产品研发为助力

推动产业升级步伐

目前,国际市场上生产电脑刺绣机的著名企业有日本的田岛、百灵达、兄弟、幸福、丰田,韩国的日星,德国的zsk、ksm,美国的melco等企业,它们占据了几乎全部的高端市场份额。我国制造的电脑刺绣机以低成本参与国际竞争,产品仍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层次上,国际市场价格仅为国际品牌的30%,在转速水平、稳定程度、使用寿命、绣品质量等方面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