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企业不良资产问题分析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由于提供基础建设所需要的设备迎来了持续10年以上的黄金发展时期,14家主要的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良好经营就是最好的例证。这14家上市公司中,最多的一家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它的工程机械上市公司年销售额大都在30亿至60亿元人民币之间。在今年最新推出的全球50强工程机械制造业中,中国有6家企业位列其中,中联重科在6家中位于靠前位置。
无可置疑,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中的14家上市公司,都在自己主营业务,即工程机械的制造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是主流方面,是积极的一面,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得不指出,相当部分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存在很多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数以亿计,有些企业的不良资产甚至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些不良资产主要由应收账款和回购设备两部分组成。
应收账款是目前国内信用环境不佳情况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存在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国家花很大力气来清理三角债,动作不小,但结局却是不了了之,可见难度之大!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办法解决这一困扰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痼疾。此问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暂且不论。本文想就企业以回购设备形式存在的不良资产的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分别从回购设备不良资产的产生、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影响、不良资产的出路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设备不良资产如何产生
为了便于说清楚企业回购设备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我们先看看工程机械销售的银行按揭是怎么做的。首先买受方(客户)首付30%给出卖方(企业),并将所购设备交银行做抵押;然后出卖方要替买受方提供回购担保,并在银行替买受方交8%的保证金;银行通过对买受方的资信审查后即可办理贷款所需手续;做完手续,银行即将其余的70%货款打入出卖方帐户,此时,出卖方收到了100%货款。买受方收到出卖方提供的设备,按揭手续过程就算办完了。之后,就进入了买受方1到3年的还款期,即买受方每月向银行还本付息,如果违约,不能按时足额向银行还本付息,银行就从8%的保证金中自动扣除,如果买受方连续3个月都不能按时足额向银行还本付息,银行就要求出卖方对设备进行回购,也就是说,由出卖方替买受方还清整个还款期的所有本息,这样银行就完成了它的人民币增值过程,之后,设备所有权由银行转到出卖方处,由银行配合出卖方收回买受方手中的设备。
出卖方由卖出设备到收回设备,被称作“回购设备”。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利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回购发生的越早,银行收回贷款本息的时间越短,买受方由于在一段时间内不交银行本息又掌握着设备继续创造效益,故短期内买受方也是有利可图的。那么,究竟谁的利益受到了伤害?答案是:出卖方的利益受到了伤害。出卖方利益受伤害的程度取决于出卖方本身对设备残值的处理和利用的程度。如果处理和利用的得当,出卖方也可获利;反之,受损失大的当属出卖方了。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