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工程机械零部件产业的六种可选发展模式
2024-05-11 13:20    8404 

工程机械零部件产业的六种可选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工业总体上形成了以整机配套为主的“依附式”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结构是一种以整机企业为核心、多层零部件企业环绕的框架,其形状近似一个箭靶:靶心为整机生产企业;第二环为核心零部件企业;第三环为骨干零部件企业;第四环为协作企业。这种零部件发展模式是与我国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密切相关的,与工程机械整机生产一样,大都是通过依靠地方保护政策、资产一体化或经营集团化形成的固定协作关系而维持生存或获得较高利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跟跨国巨头们面对面的机会越来越多,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我们面对的最重要问题,新的形势下生产与销售产品也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整机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也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同时,许多知名工程机械整机制造商不断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和减少协作厂商,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比较采购原则,实行全球生产、全球采购的策略,从原先的向多个零部件厂商采购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从单个零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从国内采购转变为全球采购。跨国企业投资策略的改变以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原先的“依附式”发展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不得不开始考虑其他的发展模式。

六种其他发展模式:一、彻底脱离母体模式

彻底脱离母体模式就是让具备条件的零部件厂彻底从整机企业中分离出去,真正成为一个具备独立研发能力,能够为多种车型或多家整机企业配套的独立企业。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降低整机企业的自制率,减少开发新产品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有利于零部件企业专业化分工,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零部件企业形成和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减少对整机企业的依赖;有利于零部件企业吸收外部资本和技术,制定独立的发展战略,为多机型、多厂家进行配套。

二、专业化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以高度专业化为原则,以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依靠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方式,这也是中国零部件工业早在国家“九五”发展规划中就已经提出的发展模式。其优势在于:生产的零部件种类少,专业化、系列化程度高,技术装备先进,产品成本低,市场份额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三、合资模式

合资模式是双方为了得到某种协同作用而建立的股权式合作方式。不仅限于中外合资,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所有制企业都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进入工程机械零部件工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与主机厂合作发展工程机械零部件工业,在降低成本上将有一定的优势。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