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李绍培:从“抄袭”走向“自主”的压力机械
2024-05-11 13:16    5384 

李绍培:从“抄袭”走向“自主”的压力机械

“压力机械从初时的低档次、重复建设,到现在的高性能、优化发展,走的就是一条不断摸索自主研发的道路。”在广东宏兴机械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公司总经理、陈村压力机械商会会长李绍培这样总结压力机械三十年来的变化。

家电、五金催生压力机械

李绍培是陈村最早涉足机械行业的那批企业家之一,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78年的时候,乡镇企业刚刚兴起。那时的大环境是发展家电、五金行业。不说顺德,仅陈村就有好几家做风扇的,需要大量的零配件,而当时整个陈村只有3家乡镇企业做手啤和机动啤,数量少、技术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初,民营企业开始在陈村发展起来,有3家企业开始做冲床。“那时我们的冲床大多是二手货,从平洲和陈村本地买来的,最重的也不过20吨左右。当时的市场对此要求不高,所以这些吨位的冲床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了。”李绍培笑着说,改革开放没多久,做生意的人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勇气,看到哪一行好做、容易赚钱,就一拥而上,“技术落伍、机床档次低,但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谁先做,谁就赚到钱。”

90年代初赚到第一桶金

1990年,李绍培的冲床厂搬来白陈路边,并搭起了新厂房。“那时大家已经开始知道要加大产量应付市场需求。刚好那时候随着政策开放,家电产业一片繁荣,压力机械市场随之兴旺。特别是1992年,我们生产多少,别人就拿多少,生产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愁销路,让我们赚到了扩大生产的第一桶金。”李绍培回忆说,当时陈村压力机械已经不满足于顺德本地的市场,开始扩散至珠三角等地,连韶关的国营大厂也来陈村订货。

从1993年开始,机械行业走向了繁荣和普及期,陈村生产冲床等锻压机械的厂企纷纷开始扩产,并不约而同地选在白陈路边,逐步形成了“产业一条街”。这条街不断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陈村的一大产业带,重点发展机械、商贸物流等,号称陈村一大“黄金走廊”。

靠自主创新解决市场危机

采访当天是星期六,宏兴公司的车间里一片静悄悄,显然金融风暴对机械市场的影响波及了顺德装备制造的大部分企业,“危机哪个年代都有的,有危就有机,关键是把握机会,调整心态,做好充分准备。”李绍培回忆起了1992年,正是陈村机械发展蓬勃兴盛的时候,突然遇到原材料涨价,不少企业那时已经接单生产,“顺德人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大家没有慌,宁可亏本也做出了原价货给买家,这一举动奠定了陈村人做生意的口碑。”

其实九十年代后期,重复建设、抄袭技术带来的危机已经初步显现。“国家那时制定了国标,对冲床等机械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还用那些落伍的二手机显然不行。”李绍培记得1997年,国家和省的相关部门下来抽检,不少企业竟然吓得关门或者拒绝抽检,2000年,省里进行强制抽检,发现大多企业质量、管理都不合格,随后进行了一轮停产整顿。“这次整顿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开发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李绍培告诉记者,从2000年陈村压力机械商会成立之后,就和区科技局合作,邀请了省机械研究所的专家回来讲课,并积极组织行业交流,引进大批科技人才,和高校联手,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学研项目。“现在我们已经开发了自主生产的高性能压力机,推动数字化工程,切实提高行业对抗市场风险、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