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西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继续“领跑”全国
2024-05-11 13:02    2911 

山西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继续“领跑”全国

记者从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全省共新增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103.9万亩,创历史之最;保护性耕作的实施为全省全年增产粮食4.3亿公斤,为农民节省支出2.9亿元,总节本增效10亿元。目前山西省保护性耕作累计实施面积已达858.7万亩,受益农民达到1012万人。

据省农机局长王立伟介绍,山西省去年的保护性耕作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项目资金投入大,示范区每亩投入首次突破120元。全省共投入保护性耕作建设资金1.25亿元,其中利用国家农机补贴资金1715.2万元,农业部安排专项资金261万元,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100万元,利用玉米丰产方项目资金1242万元,市县配套资金766.3万元,农民及乡村投入7510.6万元,平均亩投入达到120.3元。二是技术培训力度大,受训人数首次突破6万人。省农机局在孝义、永济和榆次区分别召开了不同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培训会,各地举办了保护性耕作培训班400余期、机具展示演示会200余场,培训农民及农机手6万多人次。三是综合利用资源,首次与其它农业项目实行整合。孝义、潞城等10个项目县将保护性耕作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耕地生产能力建设和玉米丰产方等项目进行了有效整合,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水平。四是加快了机具创新,狠抓了“多用途少免耕播种机”研发和推广,使机具系统向多用途、复合型作业演进迈出了扎实步伐。运城、临汾、长治等市将保护性耕作作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项目来抓,均取得了推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的显著成绩。

目前,山西省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实施规模占到全国实施总面积的近六分之一,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规模和资金投入上继续“领跑”全国。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