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蓝藻产业链初具雏形 机械化打捞资源化利用
2024-05-11 12:48    9767 

蓝藻产业链初具雏形 机械化打捞资源化利用

2007年至今,无锡已累计打捞蓝藻140.5万吨,相当于从水体中清除了374.7吨的氮和93.7吨的磷,为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确保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有力保障。

“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无锡治理蓝藻的三项领先技术。”蓝藻办负责人表示,无锡治理蓝藻的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形成了“机械打捞、高效运输、集中处理、资源利用”的良性运行模式。

2007年“水危机”发生后,打捞蓝藻是保源治太的应急措施之一。最初的打捞甚至是租用的渔船,由渔民利用粪勺一勺一勺地打捞。当时并没有现成的打捞设备,后来联系相关科研机构加紧研制。目前,无锡共投入使用了81艘各种类型的机械化蓝藻打捞船。投入使用的机械打捞船有吸取型、分离型、综合型等多种型号,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机械化打捞船的作业效率是人工打捞的30倍以上。而今年水利部门计划新添置配备36艘机械化蓝藻打捞运输船和6台(套)移动式藻水分离处理设施。

同时,像杨湾藻水分离站,今年年内太湖边还将增加两座,总计七座,共同守护母亲湖。杨湾藻水分离站是2009年投运,壬子港、月亮湾藻水分离站工程4月中旬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今年6月份完成主体设备安装并迅速投入运行,力争在蓝藻高发时期及时发挥工程效益。同时进一步提升锦园、杨湾、闾江口等藻水分离站的处理能力,在蓝藻大规模集聚期间,确保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不少人好奇,藻水分离最后一步的藻泥哪里去了?杨湾分离出的藻泥去了一个地方——附近的唯琼农庄。去年,无锡南洋农畜业有限公司和无锡唯琼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两个大型蓝藻沼气发电示范项目进一步扩能增容,形成日处理能力达200吨藻泥/天的蓝藻沼气发电工程,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将蓝藻沼气发电项目进行推广。同时,无锡天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万吨蓝藻生物有机复合肥项目去年已开工建设,初期生产能力为年产1万吨。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