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科学推进漠沙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漠沙是新平县的粮食大镇,粮食生产一直是漠沙农业生产的主体和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漠沙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为实现水稻生产由数量增长不断向能力提升转变,漠沙镇把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列为工作重中之重,主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普及,积极探索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科学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进入6月以来,漠沙镇坝区一带的早稻正在收割,中稻正在栽种。在曼勒村曼憨小组,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稻田里忙碌,而村民们则三三两两站在田边,等着从收割机上把装满谷子的口袋搬下来运送回家。据该小组村民介绍,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收谷子,每袋谷子费用在5―7元,比人工收割节约了3―5元;曼勒村思茅小组的群众则用小型半自动打谷机在收割他们的谷子,虽然比起曼憨小组的大型联合收割机,他们的机器要慢一些,人力也要多出一些,但比起传统的收割方法,他们还是觉得方便、省力多了。同一天,在曼勒村小曼妹小组,村民们已经开始犁田插秧了,几台旋耕机在远处忙碌着,在靠近机耕路附近,一台插秧机正在工作人员操作下在田里插秧。村民们对水稻全程机械化耕作大都持肯定态度。
据漠沙镇农业技术农机推广站站长李绍平介绍:近年来,漠沙镇农机部门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度推进、巩固提高”指导思想,创新推广方法,探索推广模式,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社会化服务,水稻育插秧及机收机耙机械化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全镇目前有大型收割机4台,旋耕机500多台,半自动收割机100多台,插秧机10台;仅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机耕机耙6000多亩,机收割6000多亩,机插秧4000多亩,水稻全程机械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漠沙镇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推广之所以取得较好成绩,从宏观上说,得益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地方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从部门工作来说,则是总结了近年来推广机插秧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在确立“以项目为龙头、以示范点为带动、稳步推进”工作思路基础上,科学谋划,多举措合力发挥作用,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工作,在巩固基础上提高。归纳起来有六点措施:一是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提升工作标准;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强化行政推动;四是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五是进一步提高组织化程度;六是进一步重视社会宣传。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