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客”领衔工程机械湘军
工程机械是基础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90年代,当詹纯新借了50万元在长沙建机院的厂房里组装设备的时候,当梁稳根和他的创业者们在星沙的“黄土高坡”铲起第一铲土的时候,没有人设想过,10多年后的今天,长沙会在中国乃至全球工程机械的版图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09年底,长沙工程机械规模企业达到30家以上,6家大型主机企业与数百家协作企业形成了一个极具长沙特色的产业集群。2009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元,同比增42.8%,今年10月已成为湖南省首个过千亿的产业。《2010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长沙工程机械的产值已经占到了全国的23%、全球的7.2%,是全国最重要的工程机械研发和制造基地。
龙头企业引领“千舟竞发”
在资本市场上,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三一重装国际和山河智能为代表的“三剑客”已经成为工程机械板块最重要的阵营,长沙上市公司的市值占到了整个板块的50%以上。这三家上市公司是长沙工程机械的代表企业。由于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千舟竞发”,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形成了完善的产品线,主导产品市场份额大。
长沙工程机械企业生产12大类、100多个小类、400多个型号规格的产品,产品品种占全国工程机械品种的70%,主要以拖式混凝土泵、混凝土泵车等14个品种为主,产销规模占全国23%,占全球7.2%。
凭借着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卓越的产品性能,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环卫车辆产品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汽车起重机稳居国内第二,混凝土机械目前位居全球第一。三一集团的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和履带起重机均名列工程机械行业三甲。截止到2009年末,国内4家产值过百亿的工程机械企业中,长沙就占了两家。
“长沙制造”享誉全球
上世纪90年代,长沙工程机械企业是在国内市场完全被外资企业占据的背景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工程机械湘军成长的历程,就是“中国制造”不断取代外资品牌的过程。到“十一五”末期,长沙工程机械产品不仅在全国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把企业拓展的步伐迈向了国际市场。
2003年,中联重科成功重组并购浦沅和英国保路捷,揭开了国内工程机械领域规模最大的资产并购重组案,2008年又将湖南汽车车桥厂、华泰重工、陕西新黄工收归旗下,并成功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
以卓越的成长性在资本市场备受追逐的三一重工,不仅在国内的上海、昆山、湖州、北京、沈阳和湖南娄底、邵阳、常德、宁乡等地建设了九大产业园,“十一五”期间又先后在印度普奈、美国亚特兰大、德国科隆等地建立研发制造基地。
作为长沙板块的后起之秀,山河智能产品出口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半个月前,山河智能批量出口30台桩工机械设备到印度市场,成为目前国内旋挖钻机出口的最大一笔订单。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