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农业机械化唱主角
本报讯恰是三夏农忙时,在涟水却看不到以往声势赫赫的农忙返乡大军,县农机局负责人解释道:“在涟水,农业机械化现已成了粮食出产的‘主角’”。
在红窑镇黄锅甑村,小麦现已收割结束,秸秆也彻底破坏。“如今种田省劲了,我家这边有4亩地,要是在曾经光收的话就要1到2天,如今收割机不到1小时就收完了,省心又省力,”58岁的王素英对记者说。
这些年,涟水县充分使用国家惠农方针,大力推广引入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出产的机械化水平。夏收以来,全县共有各型收割机2500余台投入夏收工作,共工作小麦面积90余万亩,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出产功率。“咱们镇的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到达90%,农业机械化不仅推进乡村劳动力的搬运,减轻农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粮食质量,削减粮食丢失。假如按每亩单产500公斤核算,机械化可削减每亩小麦丢失17公斤;按2.4元/公斤核算,每亩可为农人增收40.8元,”红窑镇镇长魏玉国和记者算效益。
在蒋庵朱楼村延春农机合作社,记者看到,偌大的农机仓库里空空荡荡,合作社理事长朱延春的电话响个不断,以至记者都插不上话。“咱们的机器都出去啦,如今许多外城镇的土地承揽大户联络请咱们去收,按照如今的形势,我估计本年咱们合作社能收17000多亩,”十分困难抽出一点空当的朱延春通知记者。在朱楼村地头,趁着喝水的空隙,大汗淋漓的机手老王喜滋滋地说:“这几天的确太忙了,但能赚到钱啊。我这机器是上一年买的,上一年两季再加上县里的购机补助,现已回本了,从本年起赚的就是纯利润了。”
截至目前,涟水县农机总动力达112.87万千瓦;使用中心、省财政农机置办补助资金6836万元,名列全省第一;全县各类农机合作社99家。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