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开镰,栽培大户全程机械化
小麦收割后,麦田里各种昆虫被惊起,引来成群白鹭啄食,翩然起舞的白鹭变成夏收美妙一景。 本报记者 周爱明摄
本报讯(记者 周爱明) 我市夏收夏种前天起拉开大幕,大片小麦开镰收割,不少栽培大户从收割、脱粒到烘干全程机械化,估计6月6日前后收成根本完毕。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记者前天赶到高淳区东坝镇下坝村发现,连片的小麦已是满地金黄,几台机械正在金黄的麦浪里繁忙。跟着机手驾驭的收割机“突突”向前,小麦秸秆尽收设备“大口”,麦穗自动脱粒储入料仓,秸秆打碎后直接吐在地步。
收割机料仓可贮存700公斤小麦,贮存满后自动转运到卡车,然后当即送往烘干基地,2台烘干设备24小时可烘干30吨粮食。一亩地约20分钟收割完毕后,第二名机手当即驾驭耕翻机出场,沿田垄内侧细心耕翻土地,一方面将秸秆还田,另一方面耕翻晒垡后为稻子插秧做准备。
正在收割的小麦是本地种粮大户魏清所种,他鄙人坝村共流通了640亩土地,其间320亩栽培小麦,137亩栽培油菜,其他土地本季休耕。规模化栽培实现全程机械化,从耕种、上肥、收割、统防统治、脱粒、烘干,均由机械替代了人工。
芒种时节,本年小麦收成几许?
魏清介绍,因为去冬今春风调雨顺,估计小麦亩产可达340公斤,和正常年份适当,但远高于去年——2016年小麦因为遭到大雨影响,亩产只要200多公斤。
田间地头,魏清掰着指头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本年出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坚持2016年水平不变。按此核算,一亩小麦毛收入约816元,除掉单季房钱300元,人工、种子、机械成本370元,亩均赢利约230元左右。“去年种小麦根本都是赔本,本年一亩能赚200多元,很满足!”
和小麦比起来,油菜本年赢利相对更高,本年魏清栽培油菜亩均赢利可达六七百元。
市农委农业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市夏收作业从南到北已连续打开,估计6月6日前后收成根本完毕。水稻已开端栽插,首要是六合区杂交稻。据大户反映,因本年病虫害防治自动及时,加上气候有利于小麦苗情转化升级,现在田间病虫害零散发作,小麦有望获得丰盈。
这些年,我市乡村承揽土地有序流通,为大户、家庭农场开展机械化栽培奠定了根底。统计显现,现在我市家庭承揽犁地流通总面积210.69万亩,土地运营权首要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式运营主体,累计达158.35万亩,占比75.16%。本年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可达86%。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