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机械化制种新时代呼之欲出
2024-05-11 09:33    3482 

机械化制种新时代呼之欲出

湖南日报4月23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张玉烛)记者今天从湖南杂交水稻研讨中心得悉,该中心与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三方协作,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能与雌性不育康复系制种形式相结合,找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新技能途径。这意味着,我国有望进入杂交水稻大规模机械化制种新时代。

我国现有杂交稻年栽培面积约1600万公顷,年约需产品杂交稻种子2.4亿公斤,种子出产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不过,现有技能主要为“箱式制种”,无法完成混播混收,导致对人工的严重依赖性,阻止了这一工业的快速开展。

该中心研讨员曹孟良团队首先提出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能“联动”工程雌性不育康复系,解决机械化制种难题的策略。经过6年攻关,团队将水稻雌性可育基因、花粉失活基因、荧光挑选符号基因等3基因表达盒导入雌性不育水稻,杂合转基因水稻进行自交健壮。自交健壮完成后,经过光电分选,可获得纯合雌性不育水稻,以其为康复系,用于杂交稻机械化制种。而另一部分带着转基因的杂合种子,可持续用于雌性不育水稻繁衍。由此,有用解决了雌性不育水稻繁衍技能难题,并可完成杂交稻种子出产混播混收。“办法上利用了转基因技能‘中转’,但终究产出的对错转基因杂交稻种子。”曹孟良说。

据了解,目前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干流技能,为袁隆平院士团队提出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技能。2011年,袁隆平领衔启动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能的研讨,并获得了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东西的杂交水稻育种技能。该技能比前两代技能更简略易于操作。

对此次新效果,袁隆平和专家组点评以为,效果可到达使用水稻雌性不育康复系繁衍与制种的方针,解决了现有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特别是混播混收的机械化制种技能的难题,在同类研讨中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