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加大了对稀土的消费,旨在将其用于高科技行业的生产,而非将其通过原材料进行出口
北京时间7月11日下午消息,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金属生产大国,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角色可能会发生转化,最快或在2014年就成为稀土的进口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加大了对稀土的消费,旨在将其用于高科技行业的生产,而非将其通过原材料进行出口。
中国表示,过去数十年的矿物开采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损害,目前将限制稀土的出口,但同时明确的表示,更倾向于成为最大的稀土消费国而非生产国。
中国如今加大了在某些领域内对新技术的使用力度,诸如智能手机和混合动力车等。因此,中国对这些技术上所需要的17种金属材料的需求日渐旺盛。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供应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但随着中国意欲构建整个工业链条的努力日渐加大,目前中国消费的稀土在其产量中的占比已经从过去10年前的25%上升至65%。
美国科罗拉多州矿厂molycorp首席执行官mark smith表示:“在2014年或2015年,中国可能会成为某些特定金属的净进口国。在今年,molycorp收购了中国新材料科技公司以获得生产技术和在中国市场上的落脚点。
mark smith在接受路透社地采访时表示:“当需求出现的时候,就会存在供给。全球超过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且每年都还在出现增长。”
由于中国加大了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这引起了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在有关问题上的争端。
分析师表示,中国的焦煤行业就是一个例子。当时中国决定将煤炭用于本国的炼钢而非将其出口,随后中国从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转变成了煤炭进口国。
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表示,中国有将近全球半数的稀土储备,大约为5500万吨,俄罗斯为1900万吨,美国为1300万吨。据包头稀土的副总裁表示,在未来数年,中国本土的稀土消费至少会增长10%。随着对当前稀土产量的设限,要满足这一需求只可能通过降低稀土出口或加大对稀土的进口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