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此类产品考察地方政府财力是关键
由于房地产持续遭政策打击,地产信托也随之承受一定兑付风险,发行数量在今年持续下降。倒是基础设施类信托,因为有相关国家政策支持,近期陡然升温。各信托公司纷纷推出各地方性基础设施信托项目。
基础设施信托升温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昨日,6月以来,成立的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共有51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度热门的地产类信托产品,后者在同时间段内仅成立了31只。“原来信托最多的标的物就是房地产,一般来说,它的收益也比较可观,收益高的产品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5%-20%,一般的产品普遍收益率也能在10%左右。”某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理财师指出,“从去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不少房产政策以打压房价,地产商的暴利空间一下子缩小了,不少公司资金链都陷入紧张局面,所以地产信托也比之前承受了更多的兑付风险。信托公司为了控制风险,也将投资视线转而投向了更有保障的其他领域,如基础设施信托等。”
从已发行的基础设施项目看,一般发行期为1-2年,就年化收益率而言,基础设施信托产品也并不示弱。如目前山西信托成立的“山西信托·信临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9.5%-10.5%,信托期满后,由临汾自来水公司还本付息。产品募集金额1亿元,资金具体运用于补充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用于临汾市城区段自来水管网维修改造升级。
需考察地方政府历年财政实力
“基础设施类信托是目前政信合作的重点内容,绝大多数借款方为地方融资平台,资金流向保障房、路桥建设、城市建设。”杭州某第三方理财公司分析人士透露,最近基础设施类信托量价齐升主要是受近期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影响,目前我国在不断加大中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加快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这为信托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基础设施类信托由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或引入更大的担保公司,为信托计划资金的到期偿还提供担保。“高收益、加上政策支持,‘基础设施信托热’在一定时间内还将延续。”
基础设施类信托的明显特点是,地方政府用财政预算安排还款,不过上述银行理财师提醒投资者仍需详细考察该地政府的历年财政实力,以防开出的是“空头支票”。如果该项目属政府工程项目外包,如没有直接的财政预算安排,则主要看融资方实力及项目收益情况,另外也可以参考利息覆盖倍数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