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力挺海螺水泥4500t/d项目
金融投资报
走进巴中海螺水泥(600585)厂建设现场。看见山岩下砂石滚落,尘土飞扬,不一会儿,几辆挖掘机、大型矿车依次进场,刚刚爆破的地方再次热闹起来。
举目望去,昔日的山丘不见了踪影,条条沟壑被依次填平,宽阔平整的场地格外抢眼。
巴中海螺水泥项目作为巴中市委、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于2012年2月底正式落户南江县南江镇黄龙村,计划投资9亿元,建设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如此壮观的施工场面正是发生在这里。
联动:协调服务多部门全面跟进
在黄龙村黄家坝项目建设现场,南江县的发改、国土、住建、林业等多个部门组成综合协调、项目征地、房屋搬迁和安全稳定4个工作组,正井然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部门正在组织管、线、杆、站的搬迁和建设,全力为重点工程项目保驾护航。
据了解,为确保巴中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大型机械进场施工,县上投资6000多万元,县交通部门昼夜奋战,仅仅50天时间,加宽改造杨桃公路8.5公里。电力部门架设了坪河至黄龙10多公里长10千伏用电专线。南江县前期投入资金已达1.5亿元以上。“我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当作县上头等大事来抓。”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何诗彬介绍说,特别是县委书记刘凯,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君多次带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在工地开协调会,现场解决具体问题。
为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南江县成立了巴中海螺水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全县抽调33名工作人员,组建项目协调小组办公室,落实专人、成立专班、安排专门工作经费,具体负责巴中海螺水泥项目的征地搬迁、矛盾化解等协调指挥工作。
齐心:拆迁安置井然有序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再大的困难都得上。”南江镇光辉村支部书记张代平告诉记者,当听说进入厂区公路必须拓宽到8.5米时,13户房屋拆迁,30多户80多亩土地征用,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张代平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讲政策,最后硬是在15天之内完成了全部任务。不仅如此,他还亲自为拆迁群众协调建房地基,联系机械设备,帮助办理贷款,仅仅4个月所有折迁户新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6月25日,这是一个让黄龙村二组村民孙绍强刻骨铭心的日子。当天,住了几代人的200多平方米老房子将被正式拆迁,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围绕老房子走了个遍,不停地用手机拍照留作纪念。孙绍强也成为村里第一个签订房屋拆迁协议和第一个倒房户。舍小家顾大家,在他的带动下,两个堂兄弟也签了协议并倒了房。孙绍强高兴地告诉记者,政府统一规划200多户1000余人的聚居点建设已经启动,他已经订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5+2”、“白+黑”、“晴+雨”精神在这里被生动诠释。南江镇副镇长杨清柳将身患重病的家人送到成都华西医院,连夜就赶了回来;镇上下派黄龙村任支部书记的阎紫阳兜里药不离身,有时疼得直掉眼泪却从未下过火线;在外务工20多年的黄龙村村民岳小平主动回乡,给亲戚朋友做工作支持国家建设。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目前100余户村民已签定了房屋拆迁协议,600多亩土地补偿协议也已签完,村民已搬迁70多户225人,为项目建设创造了一流环境,受到了市县领导和投资方的高度评价。
入驻:企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走进巴中海螺水泥生活区施工现场,挖掘机不停地挥舞着机械手臂,大型矿车满载着沙石在厂区穿行,数十名海螺员工冒着烈日战斗在岗位上。自营工程班班长尹廷勇一边揩着额头的汗水一边指挥着施工。尹廷勇告诉记者,5月底设备进场,目前已完成熟料线主干道毛路铺设,生活区场坪回填整平完成80%,完成熟料线段河道清理拓宽,熟料线至粉磨站段河道清理完成40%,完成总土石方量约10万方。
不 远处,机器声轰鸣,一台回旋钻正在紧张作业,地面上铺满了钻出来的岩芯。工人师傅郭建介绍说,他们是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员工,这次承担了巴中海螺水泥地质勘探任务。他们分成3个组,启用了3台设备,目前已钻孔120个,完成了工程量的86%,再过10多天地勘就将全面结束。“房屋拆迁速度快,道路拓宽及时,协调服务到位,这是工程建设得以快速推进的主要原因。”巴中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小平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公司顺利进驻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45人,大型机械设备10多台(套),完成投资额约2000万元,其中厂矿设备约1500万元,占投资额75%。
武川县召开冀东水泥公司建设用地相关事宜协调会
武川县政府
8月9日,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兰毅主持召开了冀东水泥公司建设用地相关事宜协调会。
会上,冀东水泥负责人介绍了新矿源皮带长廊建设用地和其他有关情况,参会各部门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发言,并就具体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
兰毅在讲话中强调,冀东水泥公司是我县的支柱型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对接,相关部门要优先给予协调处理,保证企业工程进度,同时要加大扶持力度。
大青山乡主要领导与政府办、经贸局、环保局、林业局、住建局、国土局、经济开发区、城发公司及冀东水泥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
陕西铜川凤凰建材一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
铜川日报
核心提示:8月10日,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一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试产暨二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开工奠基仪式举行。铜川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新柱,铜川市市政协主席袁树英,陕西省建材联合会会长、省建材工业协会会长苗高社,陕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虹安等出席开工仪式。
8月10日,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一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试产暨二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开工奠基仪式举行。铜川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新柱,铜川市市政协主席袁树英,陕西省建材联合会会长、省建材工业协会会长苗高社,陕西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虹安,铜川市市委常委马秉寅,铜川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峰,铜川市政协副主席靳贤孝等出席开工仪式。铜川市副市长李彬发表讲话。
凤凰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经省发改委批准建设,属2012年全市“三进三服务”活动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由福建佳宏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6.5亿。该生产线采用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先推广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建设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及9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站。该项目2012年8月建成试产,可形成年生产熟料150万吨,水泥250万吨,发电量6480万千瓦/时,供电量6020万千瓦/时的生产能力,可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6000万元。项目依据物料的流程,结合选址地形条件,采用七个台段阶梯式工艺布置,整个系统能源消耗水平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在设计上起点高、理念新,讲究绿色生产,力求打造生态环保清洁厂区。
李彬在讲话中说,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一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竣工试产暨二期项目开工,是铜川市引入民间资本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推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泥产业优化升级的又一成功范例。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完全符合铜川市水泥产业的发展方向。铜川市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建设是高度重视,也给予了全力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铜川市市级各有关部门、耀州区委、区政府从加快发展的大局出发,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广大建设者们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战胜了各种困难,从而确保了一期项目的如期完工。这对进一步优化铜川的水泥产业结构,提升铜川市水泥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以此为契机,加强企业管理,大力开拓市场,努力把企业建成管理的典范、节能降耗的典范、市场营销的典范、花园式工厂的典范,力争各项工作都走在铜川水泥行业的前列。希望建设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确保二期工程按期竣工投运。耀州区委、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通力配合,密切协作,一如既往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铜川建设以现代建材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实现提速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共同按动启动球,标志着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一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点火试产。随后,领导们又一起为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二期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开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