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访市场了解到,虽然装修价格有了少许调整,但依然有近八成的陶瓷商家表示,陶瓷砖产品价格依然和去年持平,“甚至还有部分产品降价销售。”西安东郊大明宫家居建材城金朝阳陶瓷专卖店销售员张夏向记者说到:“只从高端产品微晶石来看,今年年初的产品降价幅度大致在10%左右,原价aa是2000多元,去年折后的销售价格怎么说也在1000元以上,但是三月份做了调价之后,原价2000多元的一款微晶石只卖700多元。”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记者就了解到西安大多数陶瓷代理公司的员工薪资都出现了幅度不一的增长,这也从金意陶大明宫北郊店店长秦红梅处得到证实。仅从员工薪资上涨这一因素来看,经销商的人工投入成本也会随之涨价,然而,成本价增长的趋势却并没有催生专卖店内产品价格调高,甚至有人表示,“陶瓷砖的产品价格在今年刚刚开年就做过一次调整,价格没升高,反而降低了。”大明宫南郊店某陶瓷品牌店面销售人员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价格不涨会压缩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如若涨价,企业把涨价的费用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将各个环节的涨价成本聚集到商品上,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成本价格以倍数地增长。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涨价是不乐意接受的,其结果就是导致商家流失大量的消费者,陶瓷卫浴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采取的更多是观望的态度,把购置陶瓷卫浴产品的计划搁置,等到价格回落后再作打算。如此一来,企业就会积压大量商品,导致企业运作的失衡。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下,企业本打算涨价,却碍于消费者、市场各方面的压力而不敢轻易说涨价,就只能维持原价售卖或隐性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