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建材企业走进东盟商机政策报告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并收到良好效果,受到会议各方好评。
中国建材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许多行业还不同程度地承受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推进行业整体提升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企业“走出去”是转移过剩产能、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条明路,只是这条路说易行难。本次商机政策报告会就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国际合作平台为协助企业“走出去”所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推动还是地理历史的近邻优势,东盟地区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选择。东盟连续四年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更是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这一点很多人可能并未及时关注,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目光转向东盟,其中一些建材企业已在东盟投资并取得不错的业绩。
在此背景下,联合会国际合作中心将东盟地区作为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并围绕这一任务开展工作。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联合会国际合作中心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紧密合作,向参会企业介绍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东盟各国的经济状况、投资与贸易政策、建材市场与需求等。
为了令参会企业获得有效信息,主办方邀请了熟谙中国-东盟自贸区及东盟各国情况与投资策略的资深专业人士,包括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副秘书长许宁宁及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马龙珞、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翁忠义、新加坡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陈如海先生和泰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程瑞声。会议还邀请了海关总署深圳原产地管理办公室主任郑冬阳、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总裁李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第三营业部业务三处经理侯汉铭、马来西亚国际(中国)商贸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宝文等。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孙向远,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主任生美心、副主任屈交胜出席会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颜珂主持会议。参会代表来自水泥、玻璃、陶瓷、石材、建筑机械及工程、复合材料、建筑防水、节能房屋、混凝土制品、物流商贸等各个领域,其中不乏业内大企业代表,如中建材进出口公司、中材国际、中材装备等。联合会代管的专业协会也派代表参加。参会企业30多家,所有与会人员将近百人。
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孙向远致辞缘起和联合会的愿望,之后话筒便递交给各位嘉宾。
许宁宁作了题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带来的新商机及中国建材企业的对策》的主题报告。
东盟国家参赞也在会上介绍了本国经济概况、投资政策、优惠条件、重点领域与项目等,让听众可以短时间内对所介绍的国家有一个初步但准确的印象,重点突出、方向感强。
郑冬阳主任、李耀总裁、侯汉铭经理发言题目分别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中国企业走进东盟融资渠道及政策》和《把控出口风险 助力企业腾飞》,分别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对企业讲解了进入东盟投资贸易的相关规则,并提供了融资及规避风险的渠道。这都是企业走出去之前必须了解的内容,否则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或错失融资机会。夏宝文的报告《依托马来西亚巴生港国际贸易中心、打造中国产品“走出去”的国际商务平台》介绍了巴生港面向建材企业的招商项目。屈交胜介绍了联合会国际合作平台下半年的出团计划,巴生港项目考察也将纳入这些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