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低速增长,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同比下滑,全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
中国发展网 1-6月份,我省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低速增长,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同比下滑,全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增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1.水泥和平板玻璃产量保持下降,陶瓷产量同比增长
1-6月份,列入统计的22种建材产品产量中11种同比增长,11种同比下降。其中水泥产量为4158万吨,同比下降18.3%;平板玻璃产量6681万重量箱,同比下降12.6%;卫生陶瓷产量1247万件,同比增长9.7%;建筑陶瓷产量11046万平米,同比增长3%。
2.工业增加值保持低速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6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1.4%,累计增幅比1-5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幅3.7%,比5月份当月回升2.6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87亿元,同比下降1.5%,降幅比1-5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1-5月份同比下降2.8%)。
3. 利润总额保持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
1-6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6亿元,同比增长14.1%(1-5月份实现利润总额22.9亿元,同比增长22.6%),利润增幅比上月有所回落;亏损企业亏损额18亿元,同比下降16%。
4.水泥价格持续下滑,平板玻璃价格低位波动
上半年,我省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其中6月份水泥平均价格为231.8元/吨,环比下降3.9元/吨,同比下降23.9元/吨;平板玻璃平均价格为55.4元/重量箱,环比下降0.3元/重量箱,同比下降4.8元/重量箱。
5.燃煤价格持续下降,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
6月份我省建材企业燃煤平均购进价格为371元/吨,环比下降32元/吨,同比下降109元/吨;天然气购进价格为2.86元/立方米,环比下降0.1元/立方米,同比上涨0.2元/立方米;纯碱购进价格为1356元/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下降54元/吨。
6.建材出口同比增长,技术玻璃出口增速较快
1-6月份,我省建材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37.3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比1-5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卫生陶瓷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03亿元,同比增长8.3%,增幅比1-5月份回升2.1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68亿元,同比下降35.6%,降幅比1-5月份增大0.3个百分点;技术玻璃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比1-5月份回升6.2个百分点。
二、分行业情况
1.水泥行业
1-6月份,我省水泥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87亿元,同比下降24.1%;累计产销率为97.77%,环比提高0.07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6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利润-0.4亿元(去年同期实现利润0.06亿元),效益同比有所下滑。
上半年,我省水泥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水泥产量和价格齐跌。特别是5、6月份,水泥市场旺季不旺,水泥价格不断下滑,企业亏损严重(扣除冀东减持股份因素),行业形势非常严峻。尽管国家房地产政策有所松动,但短期内对投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预计全年需求难有大幅度的回升。需求低迷是困扰2015年水泥行业的最大因素。
2.玻璃行业
1-6月份,我省平板玻璃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1亿元,同比下降6.7%;累计产销率为94.01%,环比提高0.4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75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4.6亿元,同比下降15.3%;实现利润-4.54亿元,同比增加亏损0.2亿元。
1-6月份,我省技术玻璃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2.7%;累计产销率为92.77%,环比降低0.2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95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9.4%。
上半年,我省平板玻璃市场走势呈弱势格局,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目前基本处于历史低位,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下行阻力也比较大,预计短期内我省平板玻璃行业仍将维持震荡波动的局面,去产能化和环保升级已成为玻璃行业的关键词。
3.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1-6月份,我省卫生陶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11.1%;产品销售率为99.28%,环比提高0.05个百分点,同比降低1.08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10.4%;利润总额1.76亿元,同比下降2.1%。
1-6月份,我省建筑陶瓷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2.2%;产品销售率为96.5%,环比降低0.0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3.77亿元,同比增长16.6%。
上半年,我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卫生陶瓷生产和销售保持增长,但经济效益小幅下滑;建筑陶瓷行业生产和销售增速趋缓,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由于近几年建筑陶瓷新增产能较多,导致一些陶企出现了滞销和库存压力增大的现象,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因资金链问题,经营困难。
三、7月份预测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开始显效,房地产销售回暖,一大批地铁、基建以及水利工程的批复带动固定资产触底回暖。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应有所好转,我省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有望在三季度后逐步企稳回升。
预计1-7月份我省累计完成水泥产量5100万吨,同比下降17.8%左右;平板玻璃产量8000万重量箱,同比下降9.5%左右;建筑陶瓷产量14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左右;卫生陶瓷产量1480万件,同比增长12%左右。
预计1-7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310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
1.水泥行业
7月份我省水泥市场仍然弱势运行,产品价格回升乏力。7月份为水泥行业传统淡季,高温和雨水天气较多,建筑施工减少。石家庄和保定地区受淡季需求较弱影响,价格小幅回落,企业库存多在70%-80%的高位。
2.平板玻璃行业
7月份,我省平板玻璃市场总体平稳,产品价格仍保持低位波动,其中沙河平板玻璃价格持稳,厂家出库减少,整体库存增加。三季度为玻璃行业一年中的传统旺季,伴随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企稳,平板玻璃价格或将迎来一轮上涨。
3.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7月份,我省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和销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左右。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逐步显现效果,预计下半年陶瓷行业将呈稳中趋升的走势。
四、对策措施
自去年以来,我省建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主要产品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不断下滑,企业经营形势异常严峻。为确保我省建材行业平稳运行,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保增长、稳效益”工作部署,结合我省建材行业实际,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1.开展行业自律,强化协调协同,维护行业利益
行业发展要尊重客观价值规律,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目前一些主要建材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价格低于价值,一些企业为拼市场而开打价格战,导致企业效益低下、行业效益低下。各行业企业应努力解决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的问题,与本行业、本区域企业建立联系,搞些协同和协调,不能再打价格战,产品不能再低于成本价销售。无论是水泥行业、平板玻璃行业还是其它建材分行业,都要加强行业自律,努力使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2.加快建材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目前我省建材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话语权弱,行业效益低下。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市场话语权是我省建材行业提高行业效益的重要举措。我省的建材大企业在兼并重组方面要有大局观和责任感、要有具体目标和大企业的风范。在重组形式上要多元化,可以买断、可以控股、可以参股、可以委托经营。小企业也要从大局考虑、长远考虑,要主动向大企业靠拢,主动找大企业,投奔大企业。
3.加快建材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走出去”步伐
具有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要牢牢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放眼国际市场,敢于主动“走出去”,实现资本、技术及装备、产品和服务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增强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进而改变市场单一的局面。
4.加强经营管理,挖掘潜力,降本增效
一是以延长产业链,以提高深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为核心,使传统建材产业在增量减少的情况下,全面向优化内部存量转向,从而使建材传统产业不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而且经济效益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有所提升;二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深挖内部潜力,要积极开展对标,确立标杆企业、明确达标标准;积极开展以资源优化配置、节能环保、提高运行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能。
5.深入企业调研,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建材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深入骨干企业,认真剖析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对行业扶持力度。对企业的个性问题要给予帮助、指导,督促与推进其加快转型升级与调整结构步伐,将转型升级的举措和工作落到实处。
6.借助互联网+,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被称作互联网+元年。伴随着传统经济模式的转变,各行各业纷纷触网。建材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应该借助行业东风,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从制造型转变为制造服务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