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传媒网讯(陕西日报记者 沈谦)12月11日,记者在陕西省工信厅获悉,从2015年12月15日至2016年3月15日,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的25户企业,共计37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实施为期三个月的错峰生产,停窑保蓝天。
为避免冬季采暖用煤和工业生产用煤叠加,减轻大气污染,陕西省水泥协会在省工信厅、省环保厅的支持下,积极响应国家工信部和环保部《关于在北方采暖地区全面试行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号召,组织我省水泥行业主动开展错峰生产活动,这是陕西省工业企业治污降霾的新举措。陕西省水泥协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与省内水泥企业一起制定了《陕西省2015年冬季水泥错峰生产实施方案》,错峰企业充分运用行业自律约束机制,联名签署了《陕西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自律公约》,为错峰行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保障措施。
此次开展错峰生产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包括省内所有采暖地区水泥熟料生产线,涉及的企业有:西安西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礼泉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等25户。据测算,此次冬季水泥错峰生产将减少水泥熟料生产1083万吨,减少燃煤消耗162万吨,减少co2排放936万吨,减少nox排放0.032万吨,减少so2排放1.2万吨,减少粉尘排放2.9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