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3000字深度分析,华为苹果手机大变样却迟迟不用mini led,原因想不到
2024-05-09 09:56    5794 

没想到,2023年年末引领一波手机行业时尚设计的还是华为。

去年8月份,华为在没有任何官宣的情况下推出华为mate 60 pro后,在12月又发布了另一款定位中高端的手机华为nova 12系列。跟老大哥华为mate 60 pro同样搭载5g麒麟芯片,正面采用四等深微曲oled屏,发售以来可以说话题又拉满了。

比起没办法“借鉴”的麒麟芯片,四等深曲面oled屏是可以找供应链定制的,国内像小米、荣耀等新发布的小米14 pro、荣耀magic 6 pro旗舰都跟进了四等深微曲oled屏幕。

由于四等深oled屏的曲率弧度接近一块直屏,视觉上保留了曲面屏的温润圆滑,这可让直屏党们爽得不行,有望成为继“星环设计”之后又一行业潮流趋势。

但是,有个现象很奇怪。

这几年国产手机屏幕大爆发,主角无一例外却都是oled,而早在2016年出现的mini led技术,似乎是房间里的大象,在电视、平板等领域大杀四方,却鲜有人出现手机运用该技术。

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都到2024年了,还没有mini led手机的消息呢?

在最近刚不久的ces 2024展会上,三星、lg、tcl等国内外主流厂商纷纷晒出了自家最新的液晶面板技术和相应产品。

作为mini led宗师的tcl,首次在北美市场上线115吋巨幕qd-mini led电视。这款在国内名为tcl 115”x11g max的超大尺寸mini led电视,拥有20000+级背光分区、5000nits xdr峰值亮度、5000万:1对比动态范围,以及tcl独家「控光灯塔」广角均光透镜、tcl量子点pro 2023、tcl华星hva软屏等技术,画质呈现相当真实震撼。

最重要的是这款电视拥有115吋的超大屏幕,人均1米8-1米9大高个的北美观众们站在旁边,顶多只高出一个头,可想而知这么大的电视能在现场引起多少人围观了。

从这里大家应该也能猜到下面要说什么了。没错,之所以还没出现mini led手机,就是因为它太小了。

mini led全称迷你led,又名为“亚毫米发光二极管”,听名字就知道是led的缩小迭代款。mini led采用100-200μm的led晶体,被认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一般是4-6颗灯珠组成一个背光分区,所谓“20000+级背光分区”,代表背后由10多万颗灯珠组成发光阵列。

随着cof(触控ic固定于fpc软板)屏幕封装工艺的大规模普及,今天的手机屏幕几乎等同于机身尺寸,常见的屏幕尺寸在5.5-6.9英寸之间,按照21:9的机身比例换算,多数手机的长宽基本固定在165±5mm*74±5mm范围波动。

按照4颗灯珠为一个背光分区单位计算,2000个背光分区等同于塞下8000颗100μm led灯珠,手机长度至少达到0.8米。

好家伙,买手机送电视是吧。

当然上面的例子是不准确的,只是按照平面排列,并未考虑到纵向分布。现实中做到2000级背光分区的设备确实是有,但不是手机,而是苹果ipad pro 12.9英寸,官方宣称采用了1万颗灯珠,共计2500个背光分区,机身尺寸也来到280.6*214.9*6.4mm,重达682g。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不能做少一点呢?非要2000多背光分区,100多200左右就够了。

如此确实可行,可问题是,画质与对比度高度的强相关,也与背光分区有直接关联,取决于每个背光分区所提供的亮度强度和灯珠数量。换句话说,背光分区数量少了,背光层输出流明不足,需要加大电流功率,同时每平方毫米背光分区密度过于稀疏,无法保证控光精度,一旦手机进入深色模式或观看暗场画面视频时,屏幕表面就会浮现传统lcd屏幕“黑不透”的雾光。

而且考虑到堆砌足够多的灯珠才能具备媲美oled的显示效果,以及要在“寸土寸金”的小屏上“螺蛳壳里做道场”,光屏幕层就需要加入超薄屏下光学指纹模组等器件,手机引入mini led整机厚度和成本控制将会非常吓人。

以目前曲面屏手机和直屏大规模应用更成熟的oled,用高频pwm和类dc两种调光模式不断改进oled屏幕的显示护眼效果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仍旧会在oled一条路走到黑。

所以,只要手机产品线负责人脑回路正常,除非mini led具备替代oled的必要条件,否则不可能非要死磕mini led。

结合以上分析,基本清楚为什么mini led只在大屏上大规模应用的事实。不过巧合的是,现在人们刚刚好越来越喜欢买“大”电视,这也是mini led能真正大展拳脚的机会。

看数据,跟据洛图科技报告分析可以知道,2023上半年,65英寸的市场占比已经超越55英寸,成为中国第一大尺寸;今年前三季度,75+寸的零售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超过60%。这个速度非常惊人!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部分市售mini led电视的屏幕尺寸也基本集中在65-75吋区间,大屏mini led电视的背光分区数量大体在300-2000附近。特别是国产mini led电视普遍比日韩mini led电视背光分区多一倍以上,画质也因背光分区数量翻倍增加而显著提升,“买大屏只看mini led就对了”这句话是越来越深入人心。

更大尺寸的mini led电视能放入更多数量多微米级led灯珠,也就能实现更多背光分区,实现媲美甚至超越oled的像素级控光,画质上能有显著的飞跃。同时mini led能实现比oled高得多的峰值亮度,因此在显示亮景的爆发力以及夜景的细节等方面拥有oled无可比拟的优势。

再看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深圳市半导体显示行业协会的报告显示,2022年mini led产品出货量约为1720万台,到2023年mini led产品出货量预计达到2000万台。随着mini led电视出货量逐年增加,分摊在每台mini led面板的制造成本将越来越低,mini led覆盖全价位段的进程正在推进中,mini led技术用在大屏电视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以tcl为例,该品牌去年向4k-10k价位段下放tcl q10g pro、tcl q10h、tcl c11g pro等定位不一的mini led电视,背光分区数量涵盖300-1400个区间不等,屏幕平均峰值亮度达到1300nits。高画质mini led电视乘着成本快速下降的东风,以亲民的价格吹入千万百姓家。

在mini led与oled长期角力的此消彼长中,全球高端电视市场虽然仍以oled为主,2023年出货量预计为741万部,相较于mini led电视估算的600万部还要多,但是据omdia的推演,mini led的潜力巨大,将在今年实现对oled的反超,并在两年后实现oled的两倍份额。相比而言,oled电视由于亮度上不去、容易烧屏等顽疾的拖累,增长疲态已经尽显。

目前全球液晶大屏发展呈两极分化趋势,一边是以日韩为主,坚持深耕oled技术,另一边以中国领跑,将mini led带到液晶电视有史以来的新高度,在业界学者研判看来,mini led在未来3-5年取代oled的趋势仍在加速。

今年ces 2024展会上,三星共推出3款第三代oled电视,峰值亮度最高可达3000nits,刷新了oled屏幕亮度的记录。

不过外界关于这三款电视的关注度实在太低,以至于打开中文互联网搜索“三星第三代oled电视”关键词时,弹出的关联词条乏善可陈。更多人与ces展会现场观众一样,更倾向于关注“全球尺寸最大的mini led电视”tcl 115吋qd-mini led电视。

逻辑本身相当清楚,峰值亮度再高的oled电视,依旧躲不掉发光寿命短、频闪调光、烧屏等痼疾。况且oled再努力提升输出流明功率,除了用更高的功耗换来3000nits峰值亮度,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也并不友好,再加对比下毫无疑问掀不起多大浪头。

尽管mini led电视有诸多技术和成本优势,2024年必将是mini led启动元年,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在各路电视厂商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事,恰恰代表竞争压力空前加剧。

据中怡康最新发布的w1-w52中国mini led电视市场零售报告,tcl以50.9%位列销量第一,第二、三名相加还不及前者一半。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作用下,具备深厚技术壁垒、成本优势、品牌价值的厂商在今年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整体竞争格局仍会是“一超多强”。

看完上面笔者的分析,大家应该认识到,mini led虽然暂时还不适用于手机上,但是根据目前国内各大企业“卷”的力度来看,或许5-10年内mini led手机会因为技术突破再度迈进主流消费者的视野。

说在后面:

从国产mini led大屏走向全球的步伐,不难判断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前一个30年,日韩利用液晶电视革命的机遇,悄悄从欧美夺走了世界液晶面板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下一个30年,借着液晶面板从lcd、oled切换到mini led的春风,中国液晶面板电视厂商步调一致,已抢得先发优势。

当然,虽然此时中国mini led正在领跑全球,不过关于液晶面板制造业话语权归属,在下一个技术革命来临前,鹿死谁手尚不可知,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