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看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食品安全:从制度建设到人心救赎
2024-05-08 08:24    5076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病区”在不断扩大。醋也好,酱油也罢,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必需品,希望吃得安全本应是平常之事,现在几成一种奢望。

据第一财经日报8月11日报道,突然间,醋和酱油上了媒体的重要版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病区”在不断扩大。醋也好,酱油也罢,都是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必需品。而当这些日用品与“勾兑”,与听起来触目惊心的疾病联系在一起时,无法不令人感到震惊。每每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感慨,希望吃得安全本应是平常之事,现在几成一种奢望。

不同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背后原因不尽一致。比如,乳业的问题就跟这个产业的盲目扩张与大跃进式的发展密切相关。醋和酱油没这个问题,再有钱的人,也不会随意增加消费量。这些日用品出问题,主要出在低价商品上,行业标准过低,跟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关。换句话说,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对廉价食品的“偏好”,无形中使得部分无良者不惜以牺牲质量的方式,来赢得消费者。

在利润面前,生命显得有些卑微,民众的健康似乎可有可无。不合格食品的生产者在利益的刺激之下,将做人的底线全然忘记,将法律的准则抛在脑后。当然,有一些人也怀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许多事情多为行业潜规则,大家都如此,也不以为罪了。

我们一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这个口号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而已,而应体现在各种各样的细节中。如果为了一些商业利益,就可以牺牲消费者的健康,那么,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呢?

从三鹿奶粉到整个陷入行业危机的乳制品业,从地沟油大量流入饭店餐桌到瘦肉精大行其道,再从馒头到醋到酱油,食品领域可谓有“全军覆没”之感。国人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充满了食品安全陷阱的环境中,食品安全感相当脆弱。围绕着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上积聚着愤懑情绪。

这几年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从政府的态度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一直保持了高压的态势,但遗憾的是,各类事件仍旧循环往复,不断出现。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个案例发生了,导致社会恐慌,于是各方紧急作为,查处相关人员,安抚社会情绪,事件因而慢慢平息,但过了一段时间,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又被曝光,且事态严重,再一次刺激民众的脆弱之心。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不断陷落,难见好转。

来源:财讯

以上是网络信息转载,信息真实性自行斟酌。

版权/免责声明:
一、本文图片及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涉及各类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删除。
二、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三、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华厨具网